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凭借其具有节约能源、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以及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性高等优势而备受瞩目。然而,现阶段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效率较低,因此,提高系统效率对实现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中针对系统性能的提高进行了制冷剂、喷射制冷系统结构形式以及喷射器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通过优化系统重要部件冷凝器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研究。本文在研究冷凝器综合性能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冷凝器结构以实现提高系统制冷量,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选取冷凝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与压降三分之一次方的比值与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制冷量、性能系数COP作为冷凝器综合性能与系统整体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系统数学模型及FORTRAN编制的喷射器结构设计程序,在TRNSYS软件中建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计算某气象日运行工况下,制冷系统各参数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情况。由TRNSYS软件模拟结果可知,从11:00至18:00点,喷射器结构不变时,系统的一次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喷射系数随时间则先减小后增大,这是由于在蒸发温度和喷射器结构参数一定时,发生温度越高,临界冷凝温度越高,喷射系数越小。2.冷凝流量由一次流量与二次流量之和决定,系统运行开始和结束时冷凝流量较小,15:00左右达到最大值,约为0.1801 skg/。计算得出的冷凝器换热量30kW,运用HTRI换热器软件设计管壳式冷凝器,并在FLUENT中建立冷凝器模型。3.将FLUENT模拟与TRNSYS软件相结合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冷凝器折流板间距取260mm,换热管间距取32mm,折流板圆缺高度在0.2D-0.4D之间变化时,折流板圆缺高度增大,冷凝器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与压降的整体趋势均减小。当折流板圆缺高度取0.2D时,冷凝器的综合性能与系统性能相对较好。4.当冷凝器折流板圆缺高度取0.2D,换热管间距取32mm,折流板间距取值在180mm-260mm之间变化时,折流板间距越小,冷凝器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和压降越大,当折流板间距取180mm时,冷凝器的综合性能与系统性能的表现均最佳。5.当冷凝器圆缺高度为0.2D,折流板间距为180mm,换热管中心距在30mm-34mm之间变化时,换热管间距存在最优值。当取32mm或34 mm时,冷凝器的综合性能较好,当管间距取32mm时,系统性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