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加工机制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数字空间表征的研究是数字加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数字空间表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数字的正整数方面,仅有少量研究涉及到负数的空间表征及其加工机制,且这些研究中还存在结果不一致、实验范式或任务使用不当等问题。有关负数空间表征的方向,存在系统进化论假说和个体发展论假说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有关负数的符号和数字的加工方式,还存在整体加工和分离加工两种观点。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快速数字大小分类范式,分别探讨了负数空间表征的方向(SNARC效应的方向)和负数加工过程中符号与数字的加工方式等问题,以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加工机制的理解。 本研究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包括负数(-1~-9)和正数(1~9)两组实验,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数字比-5(5)大或小,以此探讨负数与正数加工时间的差异及它们空间表征的方向;实验二采用正负数混合呈现的方法,要求被试仅对负数进行反应,从而迫使被试注意负数的符号,以进一步探讨负数空间表征的方向;实验三也采用正数和负数混合呈现的方式,仅要求对负数进行反应。同时,实验三还引入符号与数字分时呈现的技术,对负数的符号与数字加工的方式(整体加工或分离加工)进行探讨。 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 负数按照其绝对值大小表征在心理数字线上,绝对值小的负数表征在心理数字线的左侧,绝对值大的负数表征在心理数字线的右侧。这一结果支持系统进化论假说。 (2) 与正数相比,负数数量表征的激活阈限更高。 (3) 负数的符号和数字部分各自独立进行加工,这一结果支持分离加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