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拟通过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的比较,评价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拮抗阿片类药物静脉复合麻醉术后呼吸抑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31 kg/m<2>,ASAⅠ或Ⅱ级,择期于阿片类药物静脉复合麻醉下行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五官科手术等体表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间小于2小时;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频率<10次/分,或P<,ET>-CO<,2>>45mmHg或无自主呼吸的患者48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正常,不伴有神经肌肉、呼吸系统方面疾病,非妊娠或哺乳期,既往无阿片类受体拮抗剂过敏或全麻术后应用纳洛酮拮抗呼吸抑制失败史、精神疾病或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史、酗酒或者滥用药物史。所有患者均未用术前药,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患者入室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麻醉诱导应用咪唑安定 0.03mg·kg<-1>,芬太尼5 μg·kg<-1>,丙泊酚1~2mg·kg<-1>,维库溴胺0.1m g·kg<-1>,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输注1%丙泊酚2~6m g·kg<-1>·h<-1>,芬太尼2 μg·kg<-1>·h<-1>,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0.03~0.05rag·kg<-1>(手术结束前30min不再给予)维持麻醉。机械通气氧流量2L·min<-1>,调节呼吸频率(10~15次/分)和潮气量(6~10ml·kg<-1>),维持P<,ET>CO<,2> 35~45mmHg;围术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手术主要步骤结束时静脉给予阿托品1mg,新斯的明2mg拮抗肌松药。手术结束时停止静脉输注丙泊酚和芬太尼。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或对照组,根据药物使用方法给药。试验组(A组,n=24.):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1>,2min缓慢静脉推注,5min后可重复给药,直到自主呼吸恢复后停止给药。累计剂量不超过1μg·kg<-1>。对照组(B组,n=24):盐酸纳洛酮注射液,1μg·kg<-1>,2min缓慢静脉推注,5min后可重复给药,直到自主呼吸恢复后停止给药。累计剂量不超过1mg。
术前及术后一日测定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血常规(RBC、WBC、Plt)。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即刻、2min、5min、之后每间隔5min直到拔管后5min血流动力学(BP、P、HR)及呼吸功能参数(VT、Rf、P<,ET>CO<,2>、SpO<,2>)变化;用药后的睁眼时间、指令恢复时间、用药后的拔管时间;用药后10分钟呼吸恢复率;两组病人用药总量,10min给药量,15min给药量;拔管后5min意识状况评分变化(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试验室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情况及转归。
结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可以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静脉复合麻醉术后的呼吸抑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等效剂量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