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接口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壮大,一个又一个的软件产品相继问世。互联网和软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人们对软件的功能、性能以及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软件系统也逐渐变得复杂,随之软件测试工作也会越来越繁杂,使得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此时传统的手工测试已经不能满足软件测试的需求,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API接口测试又是软件测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高对API接口测试的自动化程度是大势所趋。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个API接口自动化测试平台。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实现一个能够对API接口测试相关参数进行有效配置管理、能够自动测试API接口的平台。基于该研究目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了解了接口自动化测试的背景和相关技术,对其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接着根据接口测试流程和测试人员的需求,通过UML用例图的方式对该平台进行了总体的需求分析,分析得出该平台主要包括的功能模块有:项目管理、报文管理、接口管理、数据源管理、测试用例管和测试计划管理,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描述平台非功能性需求。然后基于上述需求分析,对该API接口自动化测试平台进行了概要设计,通过流程图的方式展现了这些功能模块具体包括的子功能模块,通过E-R图的方式对该平台所需的数据进行建模,展示了实体属性以及各个数据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使用类图和序列图详细描述每个核心功能的实现过程。在实现过程中的难点和创新之处是robot脚本文件的自动生成,它是根据所关联用例中配置的步骤,拼接生成RF框架进行自动测试所需的脚本文件。在完成编码工作后,对平台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并按照测试用例完成平台的功能性测试,同时使用JMeter工具对平台的并发、响应时间等非功能性需求进行测试。经测试,该平台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工作,用户交互界面能够正常使用,业务功能符合需求,该平台已经具备功能正确性和健壮性。本文根据B公司开发人员对接口自动化测试的需求,结合Robot Framework框架技术,设计与实现了一个API接口自动化测试平台。用户使用该平台进行登录后,可以对项目、报文、接口、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相关信息进行方便地管理和维护。在进行API接口自动化测试时,用户只需点击测试计划的“执行”按钮,平台便会自动生成该测试计划的robot脚本文件并执行。该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接口测试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接口的测试效率,减少了开发时间和成本。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战场态势变得越来越复杂,战场中所受到的各种威胁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小型无人机的出现,凭借着机身微小、机动性强、适应复杂地形、作战成本小等优势,给现代防空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无人机带来的挑战,本文设计了一套多种装备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同时接入雷达设备、光电设备以及微波武器等多种装备,并且具有引导、指挥、协调、控制等功能,使装备具备体系化作战能力。指挥控
GaN基HEMT器件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电力电子器件之一,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不断提高HEMT器件在电源开关领域的的工作性能,需要不断优化其结构与制造工艺,从而提高器件击穿电压、提高p-GaN栅耐压、提升输出电流密度等。为此,本文重点从提升耗尽型AlGaN HEMT器件耐压、降低增强型GaN HEMT器件栅漏电、探索大电流ScAlN/GaN HEMT器件等三个方面,分别对GaN基HEMT器件的
声场景识别是计算机听觉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能够与其他声学识别任务相结合以完善计算机听觉系统,声场景识别中的城市声场景识别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方向,在公众场所、智能汽车等诸多现实环境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声学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声音事件检测等任务上,对于声场景识别的研究不够充分。论文从以下三点展开研究工作:(1)研究传统识别架构并构建基线架构;(2)优化基线架构中的声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类情境感知技术的需求,其中,如何在复杂的信道环境条件下无接触式地实现针对物品材质的高精度与鲁棒性感知检测,已成为目前通信感知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Wi-Fi基础设施的广泛部署,可以方便地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其能够细颗粒度地反映当前信道状态变化的特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航运企业在自修-航修-厂修三级维修保障体系下,开始逐渐探索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高效地解决维修保养工作中故障件在哪一级维修、在何处维修、如何减少维修费用、如何减少维修时间等问题。虽然航运企业依托船舶管理系统、维修管理系统等系统搜集和积累数据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各种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规模日益扩大,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地增长,但是传统的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在以图像识别为中心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机器学习即服务的不断涌现,用户需要上传大量的数据到服务提供商或者不可信云平台,来支持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或者分类预测,这些数据中不可避免的包含了隐私的、敏感的信息,导致用户上传的数据在做模型的分类预测时会面临安全威胁。因此,制定一个安全且有效的隐私保护的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预测方案十分符合实际需求。方案要求既能满足隐私保护,又可以得到正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卫星通信、遥感探测和军事等领域,金属介质和均匀介质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设备对材料的需求了,非均匀介质的研究被提上了日程。矩量法是一种比较经典的研究电磁问题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非均匀介质的电磁问题,但是存在存储量消耗大、计算效率低的弊端,所以对矩量法阻抗矩阵进行压缩分解就很有必要。本文采用插值分解算法(Interpolative Decomposition,ID)来进行
1994年现实虚拟连续体概念被提出,这构成了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开端,随着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芯片技术的持续发展,混合现实系统被不断的整合,逐渐高度集成化,因此在诸多领域出现各种混合现实设备。远程合作作为伴随着工业转移而生的新兴领域受到诸多关注,混合现实设备具备高度的沉浸性、直观的显示能力和人性的交互模式等特性,因此将混合现实与远程合作相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实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围绕着基于混合现实的远程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航空产业中的最为重要的机器,对于控制系统而言,发动机是一种拥有多变量、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对象,发动机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将不仅直接影响到飞机的飞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甚至会危及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所以研究先进的发动机控制技术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某型号涡扇发动机为研究对象,以稳态工况点处的发动机模型为被控对象,使用抽功法建立其数学模型用于控制方法的设计。本文的主要工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