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胸椎融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胸弯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约占总数的75%~80%,人群发病率约为25‰。而在侧凸类型中,单胸弯侧凸畸形是发病率最高的侧凸类型,因此它的矫治在脊柱侧凸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三维固定矫形系统的出现使脊柱侧凸的矫形和融合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融合节段过短可能导致矫正不足、术后失代偿等:融合节段过长又势必牺牲更多的脊柱活动度,也可能引起过度矫正、术后躯干失平衡等。目前单胸弯脊柱侧凸手术治疗中融合节段的选择策略仍存在争议,选择标准亦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侧凸位置、柔韧性、上下端椎、旋转中立椎、稳定椎及融合固定椎之间的关系,探讨单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中手术方式及融合节段的选择策略。方法:2002年4月~2005年5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胸弯96例(Lenke IA 66例,Lenke IB 16例,Lenke IC 14例),平均年龄14.6岁(13~18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79例。采取前路手术24例,后路手术72例。上融合椎取上位的旋转中立位椎体(Neutral vertebrae,NV),一般为上端椎(Upper end vertebrae,UEV)或上端椎上一位椎体;下融合椎通过下端椎(Lower end vertebrae,LEV)、下方的旋转中立椎、稳定椎(Stable vertebrae,SV)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取下端椎、中立椎、中立椎上一位椎体或稳定椎上一位椎体。术前查站立位脊柱全长前后位、侧位,卧位左右侧屈位片,术后及随访时查站立位脊椎全长前后位、侧位片。测量冠状位Cobb角、顶椎(Apical vertebrae,AV)偏移、顶椎旋转、躯干偏移,来观察侧弯矫治及躯干平衡、失代偿情况。平均融合7.3个节段(4~10个节段),平均随访15.9个月(12个月~39个月)。结果:围手术期无脊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胸弯冠状位Cobb角分别为54.9°±13.6°(40°~98°)和17.6°±8.3°(3°~40°),平均矫正率68.6%±12%(54%~93%);手术前后腰弯冠状位Cobb角分别为32.4°±10.4°(25°~69°)和10.71°±6°(0°~30°),自发矫正率为66.7%±15%(44%~100%)。手术前后躯干偏移由17.8±11.7mm(4~43mm)矫至8.9±6.7mm(0~25mm),有3例病人术后出现轻度躯干失平衡,随访两年无进一步进展。结论:1:对于柔韧性较差和(或)伴有后凸畸形的下胸弯可采取前路选择性融合。2:前路端椎到端椎的融合可获得良好的冠状位及矢状位矫形效果。3:后路手术时结合站立位上下端椎、中立椎、稳定椎确定融合范围可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同时能尽量减少融合节段,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比较关节镜下应用Rapid Loc系统和由内向外修复术(Inside-out repair)治疗半月板损伤的近、中期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评价关节镜下应用Rapid Loc系统修复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和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及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重物坠击法复
目的 编制“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SS)”筛查躯体形式障碍并量化地判断其严重度。方法 103例躯体形式障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有关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选
高校防恐怖主义活动研究尚存在研究盲区,本文从当前校园防恐怖袭击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阐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盲区,并提出了笔者认为的当前应对的主要对策。
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历经了崇拜、否定和多维反思三个阶段。现在尽管有学者主张废除汉字,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现实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Chine
汉字包含有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不同凡响的哲学思维。汉字是汉文化最基本的细胞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汉字文化盛开着人类理性思维绚丽的花朵,具
[背景和目的]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之一,既往对脊柱骨折后不稳定性评估方面,大多是以骨折本身为主要依据,而椎间盘损伤对脊柱骨折后稳定性的影响则很少考虑,因此,
法律移植意味着将"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虽然中国进行法律移植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领域都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法律移植所带
【目的】制作PMMA/HA复合材料,通过增加软骨下骨刚度模拟软骨下骨硬化,诱发实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以制作骨关节炎新的模型,探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方法】调整聚甲基丙烯酸甲
【目的】了解深低温停循环对大鼠大脑皮层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mRNA的影响和深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 【方法】取SD大鼠11只,随机分为3组: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