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淋巴细胞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由于位于X染色体短臂Xp22.1上的PIG-A基因在PNH患者中发生了突变,导致了糖化磷脂酰肌醇(GPI)合成障碍,进而引起GPI锚连蛋白的缺失。其中,补体调节蛋白(如CD55、CD59)的缺失,使PNH患者的血细胞对补体超敏,易被活化补体破坏而发生溶血等临床表现。但是,PNH克隆作为一种有缺陷的良性克隆(PIG-A基因突变,GPI锚连蛋白缺失)如何在PNH患者的造血生成中占据优势,其机理却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认为,PNH患者中除了PIG-A基因突变以外,还存在另外一种致病因素,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导致PNH发病。由于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密切,很多学者认为PNH发病的另外一种因素可能为异常T淋巴细胞免疫:正常造血克隆被异常T淋巴细胞抑制杀伤,而PNH克隆可以逃脱这种作用,从而获得生长生存优势。PNH患者是否确实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的异常?目前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很少,结果也不尽相同;同时,T淋巴细胞是否对PNH克隆及正常克隆作用不同?PNH克隆能否逃脱T淋巴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实验报道。 临床上对PNH的治疗多以对症为主,包括抑制溶血、输血、促造血、补充造血原料、治疗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治疗PNH溶血发作中的疗效已为临床研究所证实,但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易发生各种较严重并发症;同时,部分PNH患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效果欠佳,或存在激素依赖性,此种患者成为临床治疗上的难点。自6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肝素可以在体外抑制PNH患者红细胞的溶血,但肝素在体外抑制溶血所用剂量较大,如体内应用易发生出血倾向,难以应用到临床。低分子量肝素作用与肝素相似,但对出凝血的影响较小。耐受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能否有效抑制PNH患者红细胞的溶血,从而减少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量? 深入研究上述问题,对加深PNH发病机制的认识,提高这种难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1.了解PNH患者的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检测活化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T淋巴细胞分泌的负性造血调控因子(蛋白、mRNA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及抗肿瘤活性〗,明确PNH患者是否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 2.研究PNH患者T淋巴细胞对PNH克隆及正常克隆作用的异同及机制,探讨T淋巴细胞是否参与了PNH的发病。 3.研究低分子量肝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体外对PNH患者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为低分子量肝素抑制溶血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
目的: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外培养扩增大量DC将极大方便D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应用不同因子组合体外培养正常和
地中海贫血在我国南方多见,是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尤以β地贫为甚。探索一条对地中海贫血尤其是β地贫的治疗途径,是医学生物学的重要课题。 重新开启出生后基本关闭的γ珠
摘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一个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护路等生态公益型林场。该林场总面积为37539亩,其中生态林19282亩,占全场面积的51.4%;用材林地17370亩,占全场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银行日益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主体。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和主战场,当前,浦东新区
报纸
目的:探究盐酸坦索罗辛联合三金排石汤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8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n=41,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血管受损,并发肺动脉高压(PH)。如果肺血管病变为可逆性,CHD畸形矫治术后可控制病情发展,肺动脉高压可恢复至正常,患者预后良好,若肺血管床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