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差异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fei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职能被剥离出来,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以来,其负责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几十年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经历了从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的转变;同时,所实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在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上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各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在规模、结构、效率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也不尽相同,在货币政策通过各种传导渠道传导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种种差异因素的影响而最终导致货币政策在各个地区效果的差异,这一现象被称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它将弱化货币政策效果并加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当前,多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是在我国东、中、西、东北这样的区域划分基础上进行的,验证了此四大区域间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并建议以此区域划分作为差别化货币政策实施的区域划分。但在东、中、西、东北各区内部是否也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问题却较少地被关注,如果小区域内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那么,这种研究区域划分就不甚合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将中部六省作为研究区域,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区域金融差异下小区域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   首先,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国内外金融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货币政策的阶段性实践及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回顾;对中部六省的区域概况、经济和金融发展差异进行描述。之后选取货币政策变量、区域金融变量、区域经济变量等实证变量,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从货币政策内部传导和外部传导两个方面对中部六省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各省货币政策的内部传导环节和外部传导环节都存在区域差异,但在各个省份的表现不同。(2)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仍然很不通畅,信贷传导仍是我国的主要传导渠道。(3)区域经济发展自身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不很大。
其他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走出去企业或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银行业也牵连其中。我国金融业应合理利用此次金融危机的“机”来创造更大的发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商务的迅速发展,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并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亲睐。就目前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状况来
尽管我国并不是淋巴瘤高发国家,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人口基数大等原因,发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淋巴瘤已进入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行列。流行病学统计显示,20~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高敏感性让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高危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著名年轻演员李钰、香港知名填词人林振强、前国奥主力球员张亚林等明星都因淋巴瘤英年早逝。  为了正确认识
摘 要:幼儿每日生活都应贯穿在游戏中,尤其是科学知识的获得。然而怎样使幼儿真正获得科学知识,从小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怎样真正尊重幼儿的自主意愿,给孩子真正的自由?怎样放开老师的双手真的让孩子尽兴地“玩一把”?怎样采用适宜的方法策略帮助幼儿提升每次活动的关键经验?其实,幼儿科学教育应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作为总目标,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与习惯。  关键词:幼儿;智力开发;活动材料  我园
世界经济正处于技术和产业结构迅速变动的时期,产业的兴衰交替日益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曾经长期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逐渐步入衰退行列,不仅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