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正处于技术和产业结构迅速变动的时期,产业的兴衰交替日益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曾经长期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逐渐步入衰退行列,不仅难以支持经济发展,且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障碍。为实现“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也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改变我国在世界分工中不利的地位。必须推进区域性衰退产业转型。
目前,关于衰退产业转型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国家层面为主,针对区域性衰退产业转型方面的研究首先在资源性城市衰退产业方面受到重视,对于非资源性区域衰退产业转型方面研究则较少。因区域性产业演进具有很强的区域属性,所以区域性衰退产业的转型不能简单照搬国家层面的研究结果。如果忽视了衰退产业的区域属性,这将不利于深入剖析各区域衰退产业的自身特点和衰退机理,使得制定的转型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对于区域层面的衰退产业转型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再辅之以个案分析。全文按以下逻辑展开分析:首先对衰退产业相关理论方面进行介绍,针对缺乏有效的区域性衰退产业识别方法的现状,本文对已有的衰退产业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良,并根据衰退机理与成因,对区域性衰退产业进行类别划分。其次通过介绍企业能力再造、产业区位转移、产业延伸和产业创新这四种衰退产业转型模式,对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实现转型模式与影响因素的匹配。并对于如何克服衰退产业转型中的转型壁垒,提出了一些措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模型识别得出南昌衰退产业,并结合南昌实际,在对南昌衰退产业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衰退产业转型的主导模式和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