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究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单向同伴反馈和对话式同伴反馈这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二语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重点研究单向同伴反馈和对话式同伴反馈对学习者口语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不同影响,以及这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反馈点的数量、类型、应用率和修改结果的不同影响。来自中国内陆某高校的32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参与本次实验,并自由形成两人小组。每组均要在两种同伴反馈模式下完成两个口语输出任务。研究中的数据收集借助手机微信软件。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学生反馈前后的口语录音文本、文本形式的反馈内容、调查问卷以及访谈。通过对任务中产生的口语输出的定量分析发现,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促进作用。相比单向同伴反馈,对话式同伴反馈更能促进学习者口语输出的准确度。但是,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复杂度和流利度的影响上未见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任务中产生的反馈点以及口语修改结果的定性分析发现,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两种同伴反馈模式都能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且促进口语修改的提高。首先,在反馈数量和可用率上,相较于单向同伴反馈而言,对话式同伴反馈模式产生了更多可利用的反馈点。其次,在反馈点的采用率和修改成功率上,对话式反馈模式中反馈点采用率和修改成功率均高于单向同伴反馈。最后,就反馈点的类型而言,对话式同伴反馈模式产生了更多的准确度相关反馈,并被应用到后继修改中。本研究为将同伴反馈应用到英语教学来促进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依据,为二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二语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的机会利来提高同伴反馈的效果。最后,本研究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