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祀典制度体现了某一历史时期国家祭祀文化与民间信仰文化之间博弈与平衡的互动关系,地方祠祀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社会精神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风土性。文章所探讨的明清关中坛壝、祠庙建筑主要包含了国家祭祀文化体系调控之下的官方祠祀建筑,又包含了民间信仰文化体系下得到官方认可的民间神祠两大类,淫祠、寺观不在祀典,因而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文章运用文献调研、田野调查、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明清关中坛壝与祠庙建筑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探讨;第二部分对明清关中坛壝与祠庙建筑进行统计分布性研究,分析其类型、分布、沿革、选址及人居环境;第三部分从祭法祭义、祭祀场所、祭祀内容和考证文献体例四个方面总结出明清关中地方祭祀体系特征;第四部分对研究样本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坛壝建筑与祠庙建筑其祭祀空间的构成元素具有建筑类型自身的典型性,同时二者在祭祀空间的组织构成上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首先从轴线序列空间关系、功能组织空间关系和装饰艺术三个方面对研究样本进行整体性特征分析。接着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并实地调研,从选址、营造及人文精神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其建筑群落空间布局,视觉、尺度外部空间关系,建筑物与构筑物,装饰艺术,相关信仰文化与祭拜活动;第五部分通过分析现存明清坛庙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对其价值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明清关中坛壝与祠庙建筑在祭祀空间的营造与特征方面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文章从整体研究切入,探讨明清关中坛壝、祠庙建筑的地理分布特征、空间营造特征以及祀典制度共性特征,并对现存坛庙建筑进行价值保护探讨,传承并延续其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