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场外金融衍生品因其巨大的风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加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以应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可能带来的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也成为了讨论的热点。本文意在从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特性出发,指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外部监管的必要性,并根据市场的相关缺陷,提出相应的应对办法,以改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以降低市场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本文综合采用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全文共分三章,约两万三千字。其结构为:第一章是关于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概述及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必要性分析。第二章是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现状的论述,并指出相关缺陷。第三章则针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缺陷以及监管目的指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论文第一章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概述及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的必要性分析。第一节是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概述,首先明确了金融衍生品的概念,回顾了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历史背景;然后简要的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分类以及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接着阐述了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功能和相关风险,指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具有风险管理、价格发现、获得利益等功能,但同时它也具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以及需要监管当局特别注意防范的系统性风险。第二节则主要论证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必要性,指出场外衍生品市场并非是大家想像的自由竞争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接着论证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契约不完全性,合约的双方交易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和不完全,导致了相关市场风险的诞生;然后仔细分析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巨大的负外部效应,使得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的威胁;最后对雷曼兄弟的破产案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论文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必要性。第二章介绍了现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现状,指出现存监管体系中,政府监管往往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放任自流,导致市场的负外部效应缺乏抑制;而中介机构和自律组织则陷于利益冲突而无法提供公正无私的监管;国际监管则缺乏应有的力度而难以取得效果。第三章聚焦于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首先提出要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的资本要求,以遏制负外部性效应;同时加强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性。此外,我们也需改变中介机构的收费模式,消除其道德风险,大力发挥如交易所或中央对手方等中介机构完善的市场自我管理能力,把标准化产品进行中央清算;最后加强国际监管,应对市场的全球化,不让场外金融衍生品在国际化市场上处于实际上的无人监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