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2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与储锂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消耗,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持续加重,氢气是未来最具应用潜力的清洁燃料之一,制备廉价且高效的析氢催化剂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5G敲响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应运而生的高端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又迎来了新一次的发展高峰,作为储能关键器件的可充电电池需要进一步提升性能,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是目前可充电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理论与实验证明,二硫化钼是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储存锂离子的电极材料。本文就提升MoS2电催化析氢以及储存锂离子的性能开展了以下工作:(1)首次采用水蒸汽作为加热媒介,以微波为热源,以廉价的钼酸钠和硫脲为原料,采用简单的家用微波炉(中火模式),商业化的消解罐,耐热冲击的石英内衬,高效合成二硫化钼。其原理是:首先在60℃将混合溶液保温一定的时间,让硫脲充分水解后,通过微波加热水溶液,使得水迅速挥发产生水蒸汽。通过消解罐上的气孔,过量的水蒸汽会排走,而被限制在消解罐内的水蒸汽吸收微波产生高热,使得钼酸钠和硫脲在5分钟内迅速反应生成片状二硫化钼。(2)将具有微波吸收性能的氧化石墨烯与酸处理碳纳米管,与微波辅助水蒸汽法合成二硫化钼相结合,合成MoS2/rGO二维片层堆叠结构和MoS2/CNT的3D结构,成功降低了析氢过电位。合成的MoS2、MoS2/rGO-1、MoS2/rGO-2,MoS2/CNT-1和MoS2/CNT-2在10 mA/cm2的过电位分别为277 mV、216 mV、218mV、225 mV与194 m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塔菲尔斜率分别为98.7 mV·dec-1、56.66 mV·dec-1、56.76 mV·dec-1、72.99 mV·dec-1与52.70 mV·dec-1。通过表征,解释说明了复合材料中二硫化钼形貌变化机理,提出基底和二硫化钼之间不同的范德瓦尔斯力对析氢性能产生影响。(3)将微波合成的MoS2,通过添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实现与表面带负电的Ti3C2Tx(T为表面终止官能团,例如,羟基,氧或氟,x代表数量)彼此高效的自组装。制备成自支撑膜,滴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粘结剂增强膜的强度后,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MoS2/MXene采用50 mAh·g-1的恒流充放电模式,首圈库伦效率72.5%。在100圈恒电流充放电以及90圈倍率充放电后,容量均保持在350 mAh·g-1以上。
其他文献
有机氰化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医药,农药,材料,染料方面有着重要的合成应用价值。向分子中引入氰基是增加分子活性的重要策略,因此有机氰化一直是有机化学中热门的方
碳点,一种通常由中间碳核和表面含N/O官能团组成的粒径小于10 nm的类球形荧光颗粒,因其优异的光致发光特性以及潜在的市场应用价值成为碳材料家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本论文
中国近40年的快速城市化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效率低、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威胁,对生态系统服务
玻璃纤维毡有着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实际使用中可有效减少高温物体的热辐射和热量耗散,减少低温物体的冷量损失。现有制备玻璃纤维毡的湿法成毡工艺可概括为:将混合均匀的纤
砷和氟是西藏地热水中两种典型的高浓度元素,地热利用过程中尾水直接排放至地表会造成水体污染,进而影响人身健康。本文以西藏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牦牛粪为原料通过热解方法
随着微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测量技术在社会、科技和经济等方面呈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微波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军事、工业、医学、科学研究、精密检测、通讯系统等。在信息化
多孔微纳材料比一般材料具有更强的光吸收系数,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是提高激光能量转化效率的理想材料。阳极氧化铝(AAO)模板表面为周期性孔洞结构,且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多孔微纳材料的典型特性。本文首先从实验和理论模拟仿真两个方面研究了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的AAO的激光吸收机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性,并结合激光吸收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通过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
过渡金属催化烷烃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这类反应通过活化烷烃中的C-H键来脱去氢分子。例如第一过渡系元素中反应活性较高的金属单离子可以将环己烷中的C-H和C
近年来,中国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型食用油,其中,茶油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容易被人体吸收;紫苏油是亚麻酸含量最高的食用油,亚麻酸在人体内可代谢为功能成分,对人体至关重要。茶油和紫苏油都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从而限制了其稳定性和保质期。众所周知,植物中的营养素可以维持人体诸多生理功能和预防疾病,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其中,茶叶和紫苏叶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
橙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特性。橙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苯并呋喃酮,它们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分子中,并且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合成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