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热带典型景观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与驱动因子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亚热带面积辽阔、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粮食、林木和水果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CO2减排压力的加大,亚热带地区农业用地除提供农业产品和工业原料外,其土壤还必须起到固定大气CO2的功能。本论文应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在高密度取样的情况下系统地研究了亚热带地区四类典型景观土壤有机碳积累现状、有机碳密度及其景观差异,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和地理分布格局,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素,并阐明四类典型景观内土壤有机碳的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   1、亚热带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存在明显的景观变异。平原湖区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加权平均值最高,达25.10 g kg-1,比红壤丘陵、红壤低山和喀斯特低山景观分别高108%、41%和20%。四类典型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喀斯特低山景观变异系数偏大(43.76%),其它景观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在24.06%~33.06%之间。四类典型景观0~2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加权平均值为4.23 kg m-2,变化范围在0.53~10.96 kg m-2,变异系数为49.65%,明显高于全国表层土壤碳密度值(2.76 kg m-2),说明亚热带地区土壤可能是我国重要的碳储存库。平原湖区景观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加权平均值最高,为6.12 kg m-2,其次为红壤低山(4.25 kg m-2),喀斯特景观次之(3.32 kg m-2),红壤丘陵景观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仅3.04 kg m-2,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低顺序基本一致。   2、地统计学方法可用于描述亚热带地区四类典型景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平原湖区景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最低(MR值为1.94),其次为红壤丘陵(2.43)和红壤低山(2.57),喀斯特低山景观有机碳变异性最高(8.09)。空间变异性呈现出随景观内最大高差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亚热带地区四类典型景观土壤有机碳地理分布格局各具特点。平原湖区景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受河流和湖泊沉积走向的影响,格局与水流方向一致,红壤丘陵、红壤低山和喀斯特低山景观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受微地形变化的影响。四类景观土壤有机碳地理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耕作使局部差异趋于均一。   3、气候、母质、地形等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管理等人为因素是引起亚热带地区四类典型景观之间土壤有机碳变异的主要原因。红壤丘陵和红壤低山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高程增加而降低,喀斯特低山景观的规律与之相反。红壤丘陵和红壤低山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坡度增加而降低,喀斯特低山景观内坡度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复杂,其中缓坡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平地和极陡坡。亚热带地区五类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顺序为水田>林地>旱地>果园>新垦旱地,在各景观内部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顺序并不一致。土地生产力和植物残体归还量的差异是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要原因。   4、亚热带四类典型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回归方程均有意义(P<0.001)。各景观内回归方程的回归能力(R2)各异,红壤低山景观影响因子解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能力为22.5%,其它景观的解释能力在34.2%~64.4%之间。空间可视化图显示四类景观内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利用方式和高程的关系不一致,表现出不同的驱动特征。红壤丘陵和红壤低山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网面起伏相对平缓,尤其是红壤丘陵,而喀斯特低山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网面起伏极为剧烈。红壤丘陵和红壤低山景观内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大于高程,喀斯特低山景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利用方式和高程的关系复杂而且不确定。沉积走向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平原湖区景观土壤有机碳驱动因子,土地利用方式、高程和坡度是红壤丘陵景观土壤有机碳驱动因子,土地利用方式和高程为红壤低山和喀斯特低山景观土壤有机碳驱动因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高质量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技术之一的栅介质—SiO薄膜,其介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器件的成品率、电学性能和使用寿命.该文主要是围绕着MOS栅氧化层的可靠性问题,从栅氧击穿
为明确75%硝磺草酮·莠灭净可湿性粉剂防除甘蔗地杂草的效果、施用剂量及甘蔗安全性,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云蔗89-151”为供试甘蔗品种,设置8个除草剂试验处
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小信号频率响应特性测试和激光器模块的封装设计中,都会采用测试夹具、热沉和金丝等元件或装置,这些元件或装置将不可避免地引入寄生参数.因而,研究这些寄生
该学信论文以混沌数字通信为应用背景,主要研究螺旋型混沌与超混沌吸引子的设计、分析、实现及同步,以及相干混沌数字通信系统的多用户噪声性能分析.为了获得更复杂的混沌行
生物磁学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磁场的生物效应是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磁场对生物体的早期形态发生以及成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短波协作OFDM通信系统能有效抵抗短波信道中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提高频谱利用率。然而,协作OFDM系统中频谱、功率等资源短缺,制约着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资源分
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是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贯穿了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军事国防、医疗卫生、航天航空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
麻欠(Zanthoxylum myriacanthum var.pubescens Huang),又名毛大叶臭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因麻欠果实具有特殊的柠檬香气,西双版纳地区少数民族居民将其成熟的果实大量用于烧
本论文报道了高能量密度存储材料LiNixMn(2-x)O4的制备及X射线表征等表征方法。通过研究LiNixMn(2-x)O4材料电学性质的物理基础,对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硝酸锂和乙酸锰为原料,采用乳液干燥法合成了具备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 和LiNixMn(2-x)O4材料。通过热重-差热(TG-DTA)对制备方法的研究,发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