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州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三肇凹陷南部。自投入开发以来,虽然开展了很多地质研究,但对其成藏规律和外扩潜力的并未进行过系统研究。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和成藏动力学为理论指导,以肇州油田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开展了对该地区的成藏条件研究。通过对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选择骨干井做封闭骨架剖面,在封闭骨架剖面上用三维地震资料确定层位格架(断层、断点、地层厚度变化等),在此指导下用以上方法进行井井对比,先对比标准层、标志层并在骨架剖面上闭合,再对比砂组至闭合,再对比小层、时间单元至闭合。对区域骨架封闭剖面外的井采用区域封闭骨架剖面控制下的“小区面积闭合对比法”。并且通过对该地区沉积微相的研究,判断该区为松辽盆地北部物源控制下形成的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为大量密集、连续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大面积连片的席状砂微相,河口坝等其它类型微相不发育。葡萄花油层垂向上发育先快速水退后缓慢水进的沉积演化序列,得出水退最大期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水进期连片的席状砂为油气主要储集单元。在以上储层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油藏解剖、有效源岩范围、油输导条件和储层评价等成藏要素匹配分析,提出成藏期古构造背景下油源断层与优质储层匹配是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最终在模式指导下刻画出肇州油田东部的3类扩边区,为该区域下一步的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