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镁掺杂七铝酸十二钙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和镁掺杂的七铝酸十二钙(C12A7)是一种应用广泛、颇具前景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Ho3+、Tm3+、Yb3+和Mg2+掺杂的C12A7多晶,并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主要研究了Mg2+的掺杂对C12A7材料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且讨论了上转换发光的机理。将原料混合,在1200℃下,烧结6小时,就可以得到Ho3+、Tm3+、Yb3+和Mg2+掺杂的C12A7多晶。XRD测试表明,掺杂的离子是以晶格取代的形式进入晶格,并没有改变C12A7的晶格结构。拉曼光谱表明,掺杂Mg2+离子可以降低C12A7的声子能量,能更好的实现上转换发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掺杂Mg2+离子有利于上转换发光的进行。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发蓝光的C12A7:Yb3+,Tm3+,Mg2+系列样品、发红绿光的C12A7:Yb3+,Ho3+,Mg2+系列样品。研究发现,蓝光发射与Tm3+离子电子的1G4→3H6跃迁对应,绿光发射与Ho3+离子电子的5F4/5S2→5I8跃迁对应,红光发射与Ho3+离子电子的5F5→5I8跃迁对应。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发白光的C12A7:Yb3+,Tm3+,Ho3+,Mg2+系列样品,发现12Ca O·7Al2O3掺杂4mol%Yb3+,0.7mol%Tm3+,0.5 mol%Ho3+时发出的白光最好。通过对上转换光谱的研究发现,无论对何种颜色的光,Mg2+离子的掺杂都会大幅度增强上转换发光强度,并且在掺杂浓度为6 mol%时达到最强,对各种颜色的光都是如此。通过对样品的CIE色图谱和CIE坐标的研究发现,Mg2+离子的掺杂不会改变光的颜色和组成。
其他文献
对软磁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来说,磁性参数测试的精确性至关重要。软磁材料测试条件各异,加上材料磁特性的非线性、不可逆性及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得磁参数测试存在一定的偏差。选
城市绿地对于改善城市微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重要作用,且不同的植物配置、绿地形态以及植被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以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哈尔滨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
<正>勾股定理是一个初等几何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现结合2014年中考试题对本
本文阐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概念 ,论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 ;分析了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对城市排水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并提出了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生物信息学中一个基础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是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目前,使用全分子建模方法得到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仍然十分困难,因此,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一个中
城市竞争力是各国市政府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本文在对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和谐发展理念,指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不足,并从国内、国外、现实状况、分析方法四
以黑脉羊肚菌为原料,分离提取羊肚菌多酚(游离酚和结合酚),对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对黑脉羊肚
锰锌(Mn-Zn)铁氧体是应用最广泛的软磁铁氧体材料。随着电子器件及产品逐渐向小型化、轻量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对其中使用的磁性元件及材料如锰锌铁氧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
<正>[激趣妙语]●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常言还道:"一招鲜,吃遍天。"●看菜吃饭,最好能有"私房菜";量体裁衣,时尚古典任你选。●文章成败由立意,着意原资妙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