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旅游诗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唐旅游发达,旅游诗歌丰富,本文以盛唐边塞旅游为前提,以盛唐边塞旅游诗歌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文史资料、吸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盛唐边塞旅游诗歌,研究探讨边塞旅游诗歌有别于传统旅游文学的独特性,旨在为丰富旅游诗歌的内容及审美特征做出尝试。   论文第一章绪论,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盛唐边塞诗、边塞旅游与盛唐边塞旅游诗的研究现状,从边塞诗与旅游文学结合的角度重新审视盛唐边塞诗,提出问题,希望为研究唐代边塞诗提供新的角度。   论文第二章着重研究盛唐边塞旅游诗的界定问题,在对唐前“旅游”源流梳理的基础上探讨唐代旅游与现代旅游的关系,进而从边塞旅游诗与边塞诗、山水旅游诗的比较中对盛唐边塞旅游诗歌做出界定:一是诗人亲历边塞所作之反映边塞环境、风景、风俗的游览诗;二是这种边塞旅游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论文第三章对盛唐主要边塞诗人的边塞旅游及边塞旅游诗歌进行概述,并将边塞旅游分为三种:边塞漫游,出使旅游,入幕游边。   论文第四、五章围绕盛唐边塞旅游诗的特征与其所体现的旅游文化展开研究,是文章的重点和核心部分。第四章在与传统山水旅游诗歌比较的前提下,从内容、审美、情感三方面来探讨盛唐边塞旅游诗的特征。第五章从旅游文化角度探究边塞旅游诗体现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并对这一特殊文化的内涵进行论述。   结尾部分从宏观上概述盛唐边塞旅游诗歌对旅游文学的影响:盛唐边塞旅游诗歌不仅创新了旅游文学的风格、意境,丰富了旅游文学的内容,还闪烁着山水旅游文学的思想光辉。
其他文献
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美国作家,自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文艺界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福克纳现在已经成为除莎士比亚外,被研究最多的英语作家。
鲍曼认为文化碎片化是文化在后现代性以及流动的现代性时期表现出来的一种症候。文化碎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产生离不开文化本身发生的转变,而且全球化的趋势是文化碎
本文只选取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不局限在某一类语法项或某一个语法点上,而是全面考察各个语法点的偏误类型,力求充分展现韩国留学生的偏误分布情况。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利用HSK
《再生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艺术奇葩,和《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本论文除了绪论、结语外,正文分为四章,分别探讨《再生缘》的研究,其女性形象以及结局的研究。   第
针对博客的兴起,教师博客的大量出现以及它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写作学的角度对教师博客的写作现象进行研究。教师博客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写作形式,近几
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坛最值得关注的一道风景,也是数字媒介影响下文学转型的重要标志。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一文中提出:“作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