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坛最值得关注的一道风景,也是数字媒介影响下文学转型的重要标志。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一文中提出:“作家身份的网民化、创作方式的交互化、文本载体的数字化、流通方式的网络化和欣赏方式的机读化等,是网络文学的外在特征;文学存在方式、创作模式和价值理念的变异,则是网络之于文学的内在变异。”①他认为,网络文学全民参与的诗学意义在于:它革新了文学旧制,颠覆了文学等级观念,彻底消除了贵族书写,打破了传统作家对舆论工具的垄断,开辟了文学回归民间的坦途,创造了文学民主的新神话。网络文学是“脱冕”和“祛魅”的文学,它不再是文人生存方式和承担形式,而只是一种游戏休闲方式和宣泄狂欢途径,从此,文学女神走下神坛,回归民间,与民同乐,形成自由而快意的文学亲和力,让充满欢笑的怪诞、嘲弄、调侃、滑稽、耍贫嘴、假正经,以及各种民俗民间文化来颠覆尊贵和典雅,把传统的文学经典范式和价值理念弄得兜底翻②。本文在传播学视野下从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传播内容和反馈五个方面来梳理和审视网络文学。在这个传播的链式结构中,网络文学以其数字化的文本存在方式、快捷的传播速度、文学参与的大众化、情感的狂欢化、话语权的平民化和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改变着传统文学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