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调整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松动,给农民离开土地去寻求自身发展和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有效地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导向了城市,加快了我国人口流动的速度,并因此产生了大规模的民工潮。这些外出务工者以中青年为主,年龄集中在18-45岁。他们大多承担着抚养子女的重任。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在城市多处于漂泊的状况,很难照顾到子女,因此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家中,农村留守儿童由此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并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专门研究。因此,笔者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本文以悦来镇小学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分别考察了他们的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以寻求改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对策。本研究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
第 1 章: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梳理了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其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该领域可继续研究的方向。
第 2 章: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研究缘起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 3 章:透析悦来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环境。笔者将学校教育环境分解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三个要素,从这三个方面细致描绘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学校学习生活现状,并分析了这种学校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第 4 章:透析悦来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首先,笔者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描述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现状,并分析了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其次,笔者考察了悦来镇小学留守儿童所处的社区教育环境。笔者发现当地村民普遍不重视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同时,学校周边环境不良,学校附近充斥着网吧、录像厅、游戏厅,危害着留第 5 章:提出了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的对策及相关的理论观点。笔者认为教育环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社区共同作用,通力合作,其中农村小学建设寄宿制是改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的突破口。笔者对此做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简单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