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研究——从历史的角度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和内在生命价值的追求。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实现这种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也需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这既有幼儿园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政府社会等外部原因。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专业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围绕幼儿园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十分广泛,但在众多研究中对幼儿园教师从职业的产生、发展到迈向专业化的历史进程的研究相对匮乏。 本研究则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基于历史的角度,考察我国幼儿园教师从职业的产生、发展到走向专业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幼儿园教师迈向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理论部分首先分析专业化的相关概念以及专业化的内涵、接着回顾了教师专业化内涵、历程、特性,最后提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视角。 历史研究部分则从不同角度考察幼儿教师化的历程:首先,考察幼儿园教师实践活动及其是否具有智力性;其次,考察幼儿园教师的服务,及其是否具有公共性、独特性。再次,考察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师德规范及其是否具有约束力。基于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历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幼儿园教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智力性。他们的职业知识技能不断丰富,开始需要较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其服务开始和研究融为一体。但总的来说,其实践活动对系统的理论和专门的知识依赖性不强。 (2)幼儿园教师向社会提供的服务逐渐具有公共性,但尚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幼儿园教师服务开始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但行业并未因此而赢得崇高的社会地位。 (3)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和师德规范有待严格。目前,幼儿园教师证书制度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准入和解职做出了相应的控制,但是控制不严;有关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以激励教师的从业行为作为主导性取向,而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缺乏约束力。 最后提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迈向专业化的实践建议:(1)融保育教育实践和研究为一体,(2)提供专业支持、提升服务功能,(3)完善与落实政策保障。
其他文献
个性化教学是网络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个性化教学系统中,学习者模型能为系统提供与学习相关的重要的学习者信息。建立可共享、动态的学习者模型不仅可以增强系统间的互操作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使我国经济步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而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技能
婚恋责任感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婚姻或恋爱关系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婚恋责任感往往通过人们对婚恋责任的认识和理
研究表明,混龄教育的组织模式为幼儿创设了更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发展。因此,当目前我国独身子女社会化成为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