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复苏无力,各国企业也备受煎熬。虽说中国经济在此次经济危机中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是仍显现出来中国企业当下的劣势——创新不足、无国际知名品牌、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等特点。由此,在2015年3月份,中国总理李克强同志顺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利用10年的时间大力发展中国制造业,集中精力为中国企业补课,将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为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中之重。“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及创新理论的提出是有根据的,在国际方面,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复苏无力,为了提高就业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及德国为了保持在工业方面的国际领头羊的地位提出“工业4.0”的发展战略;国内方面,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日益增长需求,此前粗放式的企业发展战略难以为继,需要找到企业长久的生存之道,所以当前中国制造企业不得不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此情况下“中国制造2025”强国策略应运而生。本文在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大背景下,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经验、通过SWOT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分析和特征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进行SWOT分析,最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提出了几条思路:一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战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形势,是促进企业进一步升级管理的重要方法;二是,中国企业品牌化战略,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是大多从事的是低端的加工环节,为国外品牌从事生产,自我品牌确实寥寥,故,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应从打造自身国际知名品牌着手;三是,从中国企业营销战略角度出发,利用当前互联网优势,打造中国国际化的电商营销渠道,从而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降低营销成本,扩宽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