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碘对二次颗粒物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灰霾在全国各地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大气中致霾的细颗粒物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致霾粒子主要是二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SO2、NOx、HC等)在大气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转化形成颗粒物,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滞空时间长等特点,能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碘参与对流层光化学反应,与臭氧层损失、海洋气溶胶形成、海洋边界层的云凝结核、甚至与地球的反照率和全球气候都密切相关。硫酸盐是二次颗粒物成核的主要物种,而碘能使硫酸盐成核的存留率提高百倍。本论文研究了碘的自身
其他文献
采用电沉积和正交方法制备Pd/Ti、Pd-Ni/Ti及Pd-Ni/PX/Ti催化电极,对水中三氯甲烷的电化学还原脱氯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电化学还原脱氯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Pd-Ni双金属代替单金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压力浸泡、表面处理、盐雾/浸泡环境、通氧环境对环氧类和富锌类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环境下的涂层电化学参数、涂层孔隙率以及涂层中水
本论文通过现场调查、室内模拟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无机碳与城市景观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关系,以及弱碱性水体中碳酸氢盐碱度对淡水生境中浮游藻类特别是水华期常见藻的生长及藻之
纳米材料是指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1100 nm)的固体材料。由于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表面效应等特殊性质,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表现一系列不同于块体材料的新奇性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污损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研究开发对环境无毒无害、高效的传统毒性涂料替代品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海洋中的污损生物种类繁多,其中藤壶是海洋污损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海洋污损生物的重要物种。目前寻找无毒抗污损活性化学品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基于的原理有抑制附着、抑制变态、干扰神经或传导等。本文针对网纹藤壶幼虫的附着变态问题,首先通过实验室模拟
矿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山作为矿业的基础,其开发在满足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矿山环境成为制约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矿
通过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天津段)沿线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状况关系分析,说明了地下水过量开采是引起铁路沿线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概化基础上,利用GIS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