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组织如何从危机中学习? ——一项比较案例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pand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风险社会,由于风险源自现代性的“副作用”,科技创新和制度发展导致的危机层出不穷,并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危机的不断发生,给我国的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造成日益严重的影响,也挑战着当代政府的治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危机中学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议题。本文认为,危机学习是危机管理与组织学习的融合,基础含义是指组织从危机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提高应对能力的动态过程。根据危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结合危机管理的三阶段理论,本文将危机学习的过程具体分为为危机而学习、作为危机的学习以及从危机中学习三个阶段。结合中国应急管理的实践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情境的危机学习关键过程分析框架,对应急预案、应急响应、事件调查和问责三个关键阶段的危机学习过程进行了探讨。基于资料的丰富性及匹配程度,本文选取了“天津港爆炸”和“响水爆炸”两起突发事件作为比较案例,对中国情境下危机学习的具体过程进行了经验分析。首先,基于不同层级的预案对比与预案之间的更新修订,分析了政府组织危机前的学习过程;其次,着眼于分级响应、先期处置、指挥协调、监测评估、危机沟通五个环节二十项具体措施,探讨了政府组织在危机响应中的学习过程;最后,从调查机制、调查报告及问责出发,对比了政府组织危机后的学习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应急预案方面,政府组织的预案制定越来越强调“因地制宜”与“与时俱进”,但仍存在针对性不强、适应性较差、协同性不足的问题;(2)在应急响应方面,随着应急响应流程的明确和细化,政府组织的应急响应任务完成能力不断提高,并能将这一能力进一步内化为应急预案的调整;(3)在事件调查机制方面,存在调查主体独立性欠缺,技术调查与司法调查未分离的问题。调查报告在内容上存在基本情况占比过高、经验教训内容少的情况,且经验教训以宏观指导为主;在发布与扩散上则存在形式单一、转载量低的问题。问责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压力,但无法判断其对政府组织危机后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具体影响。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三项对策建议。首先,提高应急预案的“本土化”、适应性及协同性,及时更新调整预案以提高政府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其次,增强应急响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响应的具体流程及环节。最后,在事件调查机制上,建立独立的调查机构并将技术调查和司法调查进行分离以保证调查过程和结果的客观、中立。在事故调查报告中增加经验教训和防范措施的比重并提高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同时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平衡报告发布时间,不断优化报告形式并加强各组织之间的分享学习。在问责上不断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并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扩大,信息技术类科技文本英汉互译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选取英国国家基础设施委员会(NIC)发布的科技报告《互联的未来》第一章为翻译实践文本,探讨科技报告的翻译问题。《互联的未来》是典型的科技报告,属于信息型文本。此类文本重在传递准确真实的信息,其翻译目标是与原文在内容上达到等值。翻译转换理论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转换形式,突出内容和主题,这符合科技报告的翻译目标。本文以翻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创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在这种背景下,大数据驱动的社会治理机制研究也成为了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前沿性的理论议题。本文借鉴既有的理论框架,将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的机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精准化治理,政府通过对不同群体利益需求多样性的识别,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回应,以适应利益需求的多样性;二是
本文是对英国史学家大卫·盖聂的叙事作品《消逝的大西洋边缘》第三章及第八章的英汉翻译研究报告,原文记述了作者沿经英国大西洋海岸线的海上皮划艇之旅。翻译既是一个由作者、译者、读者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符合关联理论阐述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因此遵循关联原则。基于上述两点笔者构建了体现‘作者-译者-读者最佳关联’关系的三角模型,以此解释本研究中的翻译过程。其中最佳关联既是翻译的目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更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传播到了中国。其中,文学作品的汉译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高质量译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产出高质量的译文,恰当的翻译理论指导至关重要。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汀·诺德提出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为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了指导。该文本分析模式能够确保全面理解和正确解读文本,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决定提供可靠基石。但是其对翻译实践的
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所衍生而来的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与多元思想潮流以及由此形成的多元价值选择俨然成为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充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为国家富强创造精神动能、民族振兴凝聚人心力量、人民幸福夯实基础保障。基于高校学生相较于中小学生与社会人士的特殊性,因而,高校学生无疑是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尤为珍贵,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丰富多彩的创造,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活”的记忆。传播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推进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翻译作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非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活力与生命力。目前,相关翻译存在覆盖面小、语言错误多、翻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
1996-2001年的日本大部制改革是日本继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美国主导下民主改革后的第三次意义重大的行政改革。日本此次世纪交替之际的大部制改革是在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下应运而生。在国际背景下,原来“1府22省厅”的省厅体制面临着老龄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压力;在国内背景下,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和其他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现有体制弊端日益显现,中央省厅改革重组势不可挡。除此之外,政府过度限制市场经济抑制
财政分权是政府内部治理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对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影响。虽然财政分权的相关理论认为一般意义上分权有助于公共品供给,但是中国式财政分权受集权体制影响,且财政支出存在重经济、轻服务的结构性扭曲问题,其对公共服务的负面作用已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中证实,但专门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重点研究财政的向下分权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否更
议程设置作为政策制定的起点,研究的是社会问题上升到政策问题、进入议事日程的过程。研究议程设置现代化的发展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而多源流理论作为偶然性和非理性政策研究的代表,在议程设置研究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契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但由于受不同体制的影响,多源流理论应用时需要进行中国本土化修正。基于此,文章在构建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的中国特色多源流模型基础上。采用案例
写作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高中阶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一个民族的素质取决于该民族受教育程度,而受教育者文化素养主要来源于语文教育。这一特点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从这个意义而言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综合性指语文教学有工具性、人文性、知识性、综合性等多重特点,它承载知识教育、德育、美育、能力训练的教育功能,也是包含着听、说、读、写、赏、思等多方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