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和舍饲绵羊肉的脂肪酸特征及判别模型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盛产天然放牧牛羊肉,规模化舍饲也在迅速发展,不同的饲养模式必然造成肉品质的差异。脂肪和脂肪酸(Fatty Acids,FAs)不仅关系肉的营养特征,也影响或决定其品质和滋气味。放牧和舍饲绵羊肉的FAs特征缺乏系统的研究。从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4个盟市9个旗县采集放牧羊肉234份和舍饲羊肉44份,气相色谱法测定羊肉中的FAs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化学计量学聚类分析,建立和优化放牧与舍饲绵羊肉的判别模型。总样本、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和羊肥尾FAs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放牧和舍饲聚类都有显著的分离;提示可以用FAs指纹建立放牧与舍饲绵羊肉的判别模型。放牧肉α-亚麻酸(α-C18:3n3)等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C14:1 和 C14:0 显著高于舍饲肉,尤其 n-3PUFA和α-C18:3n3分别是舍饲肉的6.2倍和4.9倍;舍饲肉中亚油酸(C18:2n6c)等n-6系列PUFA、C18:1n9t等反式脂肪酸(TFA)、C17:0、C17:1和C15:0显著高于放牧肉。放牧和舍饲绵羊肉整体中S:M:P的比值分别为9:8:1和6:7:1,n-6PUFA/n-3PUFA分别为3和30。各地区绵羊肉聚类与饲养方式一致,牧区七个旗县样品聚类一处,不能区分地域,而巴盟农区两个县舍饲肉样品聚集一起。绵羊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和羊肥尾3个部位FAs构成有所不同,但在放牧和舍饲的区分上,3个部位FAs变化一致。放牧绵羊肉的n-3PUFA显著高,舍饲肉n-6PUFA和TFA含量高。三部位样品单独进行PCA,对放牧和舍饲都有比总样本更好的区分效果;羊肥尾FAs对放牧和舍饲的聚类距离最远,区分最好。以羊肥尾FAs建立放牧和舍饲的SIMCA判别模型,内部和外部验证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5%。配对和配伍检验都无法区分两种饲养方式和地区间整体差异,基于化学计量学的聚类分析和模型为判别绵羊肉饲养方式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反事实分析框架是因果推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微观项目评估领域,现已成为宏观政策评价的主流思想。由于前提假设严格、宏观数据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传统的双重差分、倾向匹配等方法并不适合直接用于宏观政策评估,学者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合成控制法等一系列方法,共同构成了政策评价中的“反事实”。本文首先对常用的“反事实”方法进行梳理,然后引入了交互效应反事实模型。交互效应反事实模型既可看
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炔是一种新颖的手性聚合物,其主链的单手过量螺旋结构赋予了这类聚合物显著的光学活性,使其在手性拆分、手性控释、对映体选择性诱导结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
焦化废水作为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处理困难,单一的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处理法(如A2/O)难以使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氨氮同时达
近年来,圆偏振发光材料在3D裸眼显示、光数据加密存储和光学器件等领域广受关注,制备在固态下具有高发光不对称因子的圆偏振发光材料是研究的重点。然而,对于常见的发光剂,由
在地球物理学中,地震勘探是探寻油气资源储量与分布的重要方法,其本质是利用地层介质各个属性之间的区别,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并对地层的响应进行检测、观察和分析,进而预
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阻抗值会随着天线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因此需要利用阻抗匹配网络使天线与信号源实时匹配。分布参数匹配网络更适用于高频,因此本文主要对天线的分布参数匹配网络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提出了学习因子随权重系数变化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研究了算法中的粒子个数、终止迭代次数、权重系数以及学习因子对算法收敛效果的影响,分析可知改进PSO可以有效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利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由于具有较高浸出风险的重金属及高毒性的二噁英,被我国列为危险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是其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尽管该处置技术能分解二噁英,还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Image Super Resolution,SR)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将低分辨率图像(Low Resolution,LR)重建为细节丰富的高分辨率图像(High Resolution,HR)的一种技术。当下现有的图像SR技术主要是在插值、重建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而随着一些领域中对于重建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方法方法存在重建图像模糊、锯齿等问题,不能满足具体的工作要
教师的流动制造了流动的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而地域融入则是流动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所谓流动教师的地域融入是指教师对流入地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不断地接受、排斥、内化和综合理解的动态过程,其结果常常表现为教师的环境认同、文化依恋、社会归属、工作承诺。这四个内容也构成了地域融入的基本框架,教师流动中地域融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域融入影响流动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流动教师
经气刀吹落的焊接钢管热镀锌液,在工作台面上凝固堆积后返回锌锅,容易使热镀锌锅内锌液的温度、含气、夹渣等熔体质量的稳定调控造成困难,从而影响焊接钢管的热镀锌质量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