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A不B”格式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格式,使用非常频繁。近来,“非A不B”格式的研究成果显著,主要集中在“非A不B”格式的历时演变、类型及其句法、语义、语用方面。对它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运用“非A不B”格式进行交际,而且也有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留学生使用“非A不B”格式的偏误,并对偏误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归纳,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这部分主要分有为四个方面: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这部分明确了选取“非A不B”格式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及研究的意义。从“非A不B”格式的历时演变、句法、语义、语用、类型和教学策略五个方面来阐述它在语言学界的研究现状。最后详细论述了本文所采用的四种主要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的范围。第二部分:“非A不B”格式的语法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问题:一是“非A不B”格式的句法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非A不B”格式中“非”与“不”的功能与意义、“A”与“B”的构成分析、“非A不B”格式的句法功能三个方面。二是“非A不B”格式的语义分析,这部分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对“非A不B”格式的三种类型——“非A不VP”、“非A不可(不成、不行)”、“非A”的语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三是“非A不B”格式的语用分析,这部分主要从焦点、预设和色彩义三方面来分析。四是对“非A不B”与“非A才B”这两个相似格式进行了比较。第三部分:“非A不B”格式的偏误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部分论述了偏误分析的基本理论,涉及偏误的产生、类型、原因及偏误分析的步骤和意义。第二部分是问卷调查的情况,包括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和结果的分析。第三部分是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非A不B”格式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总结“非A不B”格式的偏误主要有四种类型。最后一部分是论述“非A不B”格式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非A不B”格式的教学建议。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教学建议,一是加强“非A不B”格式的研究,着重强调“非A不B”格式的本体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融合。二是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析“非A不B”格式的教学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替代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三是科学地编排教材,由于现今对外汉语教材的不完善,科学地编排教材成为一项必做的工作。四是建设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教师和学生应加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