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羟基丁酮(acetoin),又名乙偶姻,是一种重要的呈香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制药以及烟草等领域。目前,3-羟基丁酮的生产主要是以丁二酮或2,3-丁二醇为原料通过化学法合成,但是存在原料来源不足、工艺复杂、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限制了3-羟基丁酮的大规模化生产。与此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能从根本上改变3-羟基丁酮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是极具潜力的生产方法,因此微生物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从产3-羟基丁酮菌株的筛选入手,对目标菌株产3-羟基丁酮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的分离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3-羟基丁酮高产菌株SF4-3,该菌株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在37℃、180r/min摇瓶培养96h,3-羟基丁酮产量为33.90g/L,利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菌株SF4-3的发酵液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产物为3-羟基丁酮,纯度为91%以上,不产丁二酮或2,3-丁二醇。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响应面实验考察了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对菌株SF4-3的3-羟基丁酮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60g/L,酵母膏8.5g/L,玉米浆14.6g/L,尿素3.8g/L,FeSO4·7H2O0.10g/L,MnSO4·H2O0.05g/L;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7h,接种量5%(v/v),温度37℃,转速180r/min,装液量30mL/250mL。利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摇瓶发酵进程曲线的测定,3-羟基丁酮产量最大值达到56.2g/L,与原始菌株相比,发酵周期缩短,3-羟基丁酮产量得到提高。(3)探索了利用新型双水相萃取技术从发酵液中分离3-羟基丁酮的工艺条件,以3-羟基丁酮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作为指标,考察了多种双水相体系对3-羟基丁酮的分离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双水相体系为无水乙醇/磷酸氢二钾;在无水乙醇/磷酸氢二钾体系相图的基础上,确定了3-羟基丁酮分离的最佳相组分:无水乙醇的质量浓度为26%(w/w),磷酸氢二钾的质量浓度为25%(w/w),此时的3-羟基丁酮分配系数为16.81,有机相3-羟基丁酮回收率高达98.2%,放大操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稳定性较好,体系规模的改变不会影响到3-羟基丁酮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