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显示,2010年,我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由此可知,“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并保持了增速逐期放缓的趋势。作为一个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仅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规模至关重要,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更加影响重大。因此,作者从微观层次上,根据固定资产本身价值周转的特点,揭示固定资产价值的杠杆效益,以期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对我国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固定资产价值周转的特点分析,引入本文的论题,即固定资产价值的杠杆效益研究。之后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机制的创新研究固定资产价值的杠杆效益并进行相关的模型分析。然后通过某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固定资产价值的杠杆效益对当前国民经济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重大问题的影响,以期初步展示固定资产价值杠杆效益的现实价值意义。最后,指出了本论题所涉及的尚需探讨的问题,并给出了本论文的结论。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传统的研究思维,从通常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研究,转向固定资产价值本身的微观层面进行探索,并对固定资产投资微观和宏观的联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