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混积岩岩性识别及前导模型建立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是一套咸化湖相混合沉积,其岩相特征复杂,矿物类型多样,测井响应特征较差,极大地增加了岩性识别及水平井钻井工作的难度。目前芦草沟组水平井地质导向工作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用于指导现场工作的快速岩性识别方案,目前的分类方案实用性较差;(2)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较差,严重影响了水平井导向工作,急需更加有效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本文通过引入XRD、XRF元素资料对芦草沟组混积岩性进行识别,并采用半定量的方式对芦草沟组典型岩石类型的矿物含量及元素含量进行总结,建立全新的矿物含量及元素含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元素及测井响应特征识别控制点用于水平井钻进过程中的轨迹调整及储层判断。最后以储层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建模等学科为基础,建立芦草沟组储层前导模型,为水平井施工提供指导。研究发现:(1)基于XRD、XRF元素及矿物资料对芦草沟组典型岩性特征进行研究,运用曲线特征法、曲线交会法、定量化数值法、图版法等多种方法可有效区分芦草沟组六种典型岩性。(2)总结了六种典型岩性的元素及矿物含量范围,识别了六种典型岩性的曲线特征,对多种元素及矿物图版进行筛选后发现K、Mg两种元素区分六种岩性效果较好,并划分六种岩性的K、Mg元素含量范围。(3)识别了10个具有典型元素、电性特征的标志层,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16个具有典型元素特征的控制点用于水平井导向过程中的轨迹控制及出层状态判断。(4)基于岩性、核磁孔隙度、渗透率数据建立了工区水平井地质导向前导模型,结果表明上“甜点”储集层发育较下“甜点”更稳定,长石岩屑砂岩储层主要发育于上“甜点”,砂屑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下“甜点”。(5)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虚拟X3井水平井设计方案。结果发现,通过前导模型指导储层发育情况,并通过控制点从微观上实时控制水平井轨迹,可有效指导水平井地质导向工作。
其他文献
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是勘探开发致密气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又属于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长久以来,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流体识别、孔
岩体内部的孔径结构与其物理和力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岩体的渗透性大小的决定因素。研究岩石内部孔径结构、分布对岩体注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细黄砂岩为实验
数字时代造就了新的市场环境和更多商业模式,连接和互动的传播特质更是引导了丰富的数字营销传播资源的产出。企业所拥有的营销传播资源范围及其价值内核也发生变化。以用户
微波光子学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是通过光子技术来产生、处理、控制和分配微波信号。得益于光子技术的固有优势,微波光子技术具有传输损耗小、带宽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性。目前用微波光子学的方法已经实现了微波信号的产生、真延时、滤波(MPF)、移相、频率变换、任意波形产生、波束成形、频率测量、模数转换等功能。微波光子频率变换是微波光子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光载无线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定边东仁沟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围绕浅水三角洲前缘致密储层的砂体构型展开研究,运用数建模技术,地质工程相结合,探索基于砂体构型的水平井压裂开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页岩气勘探取得较大突破,显示出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页岩气藏和常规油气藏在电性、储层物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页岩气测井解释方法缺乏,所以结合多种地球物理前沿技术手段,探索一套能够准确识别页岩气“甜点”的理论体系,对提高页岩气勘探的经济效益,并指导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对川东涪陵地区须家河组至湄潭组的区段进行了甜点预测分析,分别分析了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及含
天府新区内灌口组地层发育有大面积薄层芒硝/石膏矿,其易溶蚀性限制了城市工程的建设,开展区内芒硝矿的溶蚀规律研究有利于潜在的地质灾害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论文依托于成都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以天府新区200m岩芯为研究对象,结合XRD半定量分析以及芒硝溶解实验,探讨区内灌口组地层中的石膏、芒硝溶蚀规律,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预测芒硝矿的未来溶蚀规律。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研究区在深度95
近年来,开放数据的可用性有所增加——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共享这些数据。开放政府数据正在成为打击腐败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提高政府活动、预算和支出的透明度,它成为各种责任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要求政府开放更多数据和流程,改善信息披露和提升透明度,促进公众监督,让数据更容易得到处理和比较,从而减少管理不善和资源分配不当,帮助政府和公民安全地进行公平交易。基于此,在反腐败过程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在课程改革综合化、人才培养创新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时,我国也开始重视STEAM课程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实施。2013年在浙江温州召开第一届中小学STEAM教育创新论坛(2016年改为全国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2018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评出“全国首批STEAM教育种子学校”,STEAM教育在我国城市地区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在这个教育浪潮中,农村学校却是寥寥无几。STEAM课程在农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程,这也标志着科学课程正在日益受到重视。那么当前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实施现状到底如何,其课程标准在实施中体现或落实到何种程度等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成为本文开展研究的缘由。小学低年级是科学课程学习的起始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期,本文以A小学低年级的师生作为调研对象,就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实施情况做一个案研究。课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