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多着重于信用风险管理,这主要与银行的业务结构有关。但随着国内银行业的改革,混业经营思想的不断深化,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来自于不同于信用风险的各类风险,如操作风险。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于处在经济转型之中和正在加速推进改革的中国银行业来说,防范操作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随着银行机构越来越庞大,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业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业务外包的风潮正风行,使得一些操作风险容易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也是银行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的直接原因之一。自2015年1月15日新华社刊发以《42名储户9500万存款丢失,多地银行存款屡失踪》为题的调查报告以来,银行存款安全在我国被正式推上了风口浪尖,也引发柜面操作风险被社会广泛关注进入频发期,同时也敲响了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警钟,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柜面操作风险的定义、特点、识别与控制等方面的概述指出商业银行加强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所在,并结合对S银行的的简介及对现存各类柜面操作风险的论述及研究,分析了S银行产生上述柜面操作风险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S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完善对策,为S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从而有利于S银行在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更好地发展,为我国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也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