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是虚词中重要的词类之一,它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句法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是留学生习得汉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新HSK词汇大纲》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依据,结合实际教学中的使用频率,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从、向、朝、往、自、自从、打”,并从语义、句法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对汉语时空介词与其相对应的英语形式进行对比,结合笔者收集到的语料,分析英语背景留学生时空介词习得情况,总结偏误类型及出现偏误的原因。同时,运用认知理论对时空介词进行分析,试图从认知角度解释时空介词的习得偏误。结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见解。 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选题缘由、理论依据、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从语义、句法结构和句法功能等三个方面对汉英时空介词进行对比,为下文出现的偏误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主要对英语母语者时空介词的习得情况进行统计,对不同阶段留学生使用时空介词的总次数、正确次数、偏误次数进行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时空介词的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 第四章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示理论、隐喻理论、象似性原则对时空介词进行分析,尝试从认知角度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帮助留学生习得时空介词。 第五章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分级和把易混的语法点加入到综合注释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比教学和认知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也要对介词的不同用法进行总结。 第六章为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并说明研究过程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