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认为,老舍在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化,但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透视和剖析的过程中总是表现为一种批判与认同态度的双重变奏.参照西方文化,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认为,老舍在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化,但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透视和剖析的过程中总是表现为一种批判与认同态度的双重变奏.参照西方文化,老舍对中国传统文化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批判和认同的双重态度:对传统文化中种种落后现象与观念无情的批判,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民族精神和文化观念温和的认同.该文进一步指出,老舍这种批判和认同相互融合的文化态度实质上是老舍温和的文化观(文化温和主义)的重要体现,这种温和的文化观既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但也显示了老舍在批判和认同中思想上的偏颇和局限.不过,与"五四"激进的文化观相比,它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也更能适应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的趋势.因此,在今天看来,老舍温和的文化态度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对周作人的启蒙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作理论阐释.目前少有研究者论及这个话题.文章第一部分,先从事、情、理等方面,论述了周作人及其他先驱与传统文
本论文采取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和理论批评方法,深入研究二十世纪上半期显克微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在梳理和分析译介情况的同时,以周作人、王鲁彦、施蛰存三人为代表探
该论文试图较为系统地研究废名前后期小说不同的文体特征,并放在中国现代小说体式流变史中,说明废名小说在主流之外对小说功能的独特开拓和对新的小说审美原则的建构,以期重新认
根据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自我的成形与他者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把二十世纪汉语言文学看成是中国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自我发现、发展的历程记录的话,那么西方世界作为他者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史上,广大妇女一直在严酷的礼教束缚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不过,在女性地位日渐跌落的苦难史中,也曾有一段较特别的时期--魏晋,这一时期妇女的处境有所改善、
本文通过研读、分析杨万里的饮酒诗,进而了解其饮酒诗作的特点、内容以及在诗人饮酒诗中所展现出的情怀,以期对杨之饮酒诗作一个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