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结合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女性主义真正影响到我国的翻译研究却是在2002年,并且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介绍层面,至于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的情况更是十分罕见,尤其是在英汉翻译中。
《飘》是女性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极具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品,所选的中译本作者分别是李美华(女)和傅东华(男)。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女性身份,权力关系和身体部位这三方面的体现,本文旨在找出不同性别的译者在翻译这部由女性作家所著的女性主义作品时有何不同,以及揭示在翻译这部作品时,女性译者是否比男性译者更能体现原文的女性主义特色。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女性译者(李)由于与生俱来的女性身份,能深刻理解原著的女性主义特色,其译本也比男性译者(傅)更能体现原著的女性主义特色。为了进一步验证男女译者在译本中体现女性主义特色的可行性,同时为了了解读者对于男女译者体现女性主义特色的态度和反应,本文作者选取80名英语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方式对读者对男女译者体现女性主义特色的态度和反应作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女性译者(李)比男性译者(傅)在其《飘》译本中更能体现原文的女性主义特色这一假设是被大多数读者所认同的,而这一结果为本文所作分析提供了事实依据。因此,本文作者提倡自觉地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并以此来指导翻译实践,以便能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