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理论的顺层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层状岩体分布广泛,其各向异性力学特性使得隧道围岩受力更加复杂,在该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易造成围岩失稳破坏。而围岩失稳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突变的过程,要对围岩破坏中的非线性突变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并掌握围岩失稳发生时机,有必要在现有的方法上结合非线性科学理论进行围岩稳定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将以穿越顺层偏压不良地质区段的西南某高铁隧道建设项目为依托,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引入突变理论对隧道开挖时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并以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与突变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30o、45o、60o三种岩层倾角下隧道开挖过程,主要分析了上台阶开挖高度由7m变更为9m时关键断面围岩应力、变形特点及规律。研究发现在早期开挖阶段三种岩层倾角下围岩应力、变形曲线变化幅度较小,通过研究断面后0.8D(D为隧道洞径)范围内变化幅度最大,随着开挖远离研究断面,应力、变形趋于稳定;开挖最终阶段左右两侧围岩应力、变形呈非对称分布;研究断面拱顶、左拱腰、左边墙变形值随岩层倾角的增加而增加,而右拱腰、右边墙变形值减小;研究断面左右两侧控制点,除右边墙随倾角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外,其余控制点均增加,同时45o岩层倾角下右边墙总应力值最大,为2.74Mpa,与左边墙相差0.62Mpa。(2)以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数据为基础,引入突变理论,建立研究断面洞周控制点的位移模尖点突变模型,采用拟合、变换、二分法等数据处理方法搜寻失稳时机,得到30o、45o、60o岩层倾角下隧道开挖围岩失稳时机分别位于研究断面前方0.8D、0.4D、0.4D处,同时确定了围岩应力、应变强影响区及该范围对应的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变化量。(3)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了监控量测“双控”控制基准。通过对现场30o岩层倾角下研究段面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监测早期阶段围岩速率超限,有失稳的趋势,验证了突变分析结果可靠;实测强影响区范围内拱顶沉降与周边收敛变化量均小于突变分析结果,表明预警后采取的加强支护措施控制了围岩变形,有效防止了围岩突变失稳的发生。
其他文献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武器系统中火工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激光火工技术早已作为一种先进的点火技术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设计了一种单光纤光路结构的激光点火系统。首先分析了激光点火系统的基本需求并确定了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然后对系统中的主要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点火激光器驱动模块、光路检测模块、点火时间测量模块以及同步输出模块等单元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硬件电路设计,并根据点火系统的工作流程
随着红外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对红外图像的分辨率、帧频和灰度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半实物仿真系统中关键设备之一的红外目标模拟器需要具备高帧频高灰度的图像编解码能力。本文根据红外目标模拟器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具有高速存储的高帧频高灰度图像编解码系统,并基于此系统实现了图像编解码算法。首先根据系统的功能和指标需求,以Xilinx Kintex-7系列FPGA作为处理器,
图书馆的冬暖夏凉成为无数学生学习时内心最向往的地方,然而图书馆座位有限的资源供给与学生的巨大需求形成强烈的矛盾。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人虽然离开了座位,但是会把自己
目的:本研究通过借鉴公共组织、现代企业、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薪酬管理理论经验,研究目前上海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薪酬满意度现状,探讨影响医务人员薪酬满意度的因素,假设并验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保证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一类极其重要的分子。然而,过量的ROS会导致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例如核酸分子被氧化,从而对细胞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细胞中,核苷酸池中的游离核苷酸尤其是三磷酸鸟苷酸(dGTP)比DNA更容易受到ROS的影响而发生氧化损伤。被氧化的三磷酸鸟嘌呤核苷酸(8-oxo-dGTP)等掺入到DNA中会导致错配、突变甚至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