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藏区包括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三个民族自治州的32个县,面积为25.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15.2万人。由于其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的限制,四川藏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滞后、社会相对不稳定,给地区和国家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了推动藏区的长治久安、民族团结,为了进一步推动藏区经济发展、提高藏区人口素质,2009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始正式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并逐步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关于“9+3”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指导意见。本文选取四川藏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对四川藏区阿坝州的“9+3”免费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政策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9+3”学生、当地群众、接收“9+3”学生的学校、招聘“9+3”学生的用人单位、政府部门进行调研。结合政策执行的微观程序模型和互动理论模型,重点分析了“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在政策的宣传、实施、监控和反馈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政策宣传缺乏深度,政府干预“9+3”学生就业、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入学管控不严,信息传递层级过多影响管理效率,上下级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培养方案与实际需要脱节等。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宣传力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监控力度、政策反馈系统、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政策的建议,如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政府与市场应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利用市场有效信息拓宽“9+3”学生就业面,加强入学监督、加强教学监控、提高政策的可调试性,改进政策反馈系统,深化校企合作、面向基层优化培养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