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共十八大关于“美丽中国”发展思路为契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内容、方针以及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总量调控、评价考核、生产者的责任、重点企业的监督管理、统计、标准、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产品资源消耗等方面建立起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并且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制度。围绕着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已经基本初步形成,基本制度及配套制度的建立已经能够看见。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的两年内,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具体操作、技术转换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完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体系,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文章作者在校学习期间还通过走访了南宁、梧州市有关部门,询问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废弃物循环利用在南宁和梧州地区的宣传情况,也进一步的了解到有关与《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制度的制定情况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熟悉程度。在对两地发改委走访的过程中也收集到了有关企业实施循环经济项目的规划方案,在梧州市有色金属加工园区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在生产中对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所做的一些工作、取得的一些成就,因此文章会融入一些调研数据进行说明。本文的行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全文的基础理论论述部分,通过参考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参考工业行业对废弃物的定义,明确工业废弃物的界定。并向大家介绍循环利用的概念及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历史发展,为本文所指对象定义范围,使得文章在下面的论述中具有基础理论支撑,全文具有完整性。第二部分,对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进行分析,取其所长,获得借鉴和启示。日本的配套制度完善,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处于世界先进,美国的保障手段完善及法国的公众信息畅通,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通过这些国家的优秀经验,充分挖掘符合自身发展的的道路。第三部分,对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不足及原因进行分析,为提出完善建议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规定的模糊性、配套设施的落后、观点的落后性、技术的滞后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不完善等等,导致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仍旧是处于初级阶段。只有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对症下药,推动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发展。第四部分,分析完善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使措施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分析必要性与可行性有助于告诉读者完善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迫切程度,完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是目前我国的资源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情况所决定的,我们在工业领域必须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式,优化我国资源配置及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不足提出建议,达到文章所要的效果及目的。文章所提建议是对应不足所提出的措施,既有宏观方面的指导建议,也有具体性的建议,努力达到综合解决困难,使得文章写作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