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弱质产业。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风险几乎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农业风险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日益巨大。建立完备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是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最基本的保证。遗憾的是,农业保险虽在我国实践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农业保险法长期的缺位,使得农业保险的发展无法可依,极大地制约了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在“三农”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业保险正式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时,我们呼吁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就是希望能够利用法律这个武器来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利用农业保险来提高农民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让农业这一弱势产业和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得到法律应有的关怀和保障。本文共计三万二千多字,其主要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为了使农业保险立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对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为此,这一章主要对农业保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农业保险的性质进行探讨并就农业保险的特征进行阐释,提炼出农业保险同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不同之处,从而为我国农业保险立法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研究农业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有助于把握其发展规律,为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制度借鉴。这部分共分二节,第一节简要概括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即农业保险的探索阶段(1950-1958)、农业保险发展的复苏阶段(1982-1992)、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阶段(1993-至今)几个阶段,旨在说明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不是一件孤立、即兴的事情,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和对前人成果的承继。第二节概括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萎缩的原因在于市场化经营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从中总结了我国农业保险法制建设中的正反案例和经验,阐明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应当从中吸取和确立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我国应当加快农业保险立法的进度。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立法实践和经验借鉴。这部分主要运用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世界上农业保险经营比较成功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设计。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开展农业保险,通过对美国、日本、法国及欧盟、墨西哥和菲律宾等几个典型国家的农业保险立法介绍,从而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开展农业保险,立法先行。农业保险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它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完善程度。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的过程以及实施历程考察来看,农业保险立法意义远远超出一般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这部分旨在为我国农业保险立法提供借鉴和启示。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进行农业保险立法的现实依据。但凡一部法律的制定,都是在研究本国相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可行性研究后进行的,农业保险法的制定也不例外。这部分共分三节,第一节简要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分别从农业保险对构建和谐农村的作用和农业呼唤法律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第二节则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迫切性,主要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农业保险立法、WTO“绿箱政策”使农业保险立法成为当务之急、农业救灾资金不足,平衡财政救济资金支出也需要农业保险立法三个方面加以简释,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立法迫在眉睫。第三节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可行性。这四个方面是构建和谐农村的政治形势为农业保险立法创造了政治条件、我国几十年的农业保险实践与研究为农业保险立法积累了经验、我国经济及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农业保险立法提供了经济保障、国外农业保险法制建设的成功为农业保险立法提供了经验借鉴。通过对农业保险立法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阐明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第五部分对我国农业保险法制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部分共分三节,第一节是论述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就从政策性出发设计农业保险制度、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准确定位农业保险的立法目标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应当着重注意的问题。第二节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应遵循的立法原则,本文根据我国国情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认为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应当遵循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政府扶持原则和基本保障原则。第三节详细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本文考察了国外农业保险立法内容并立足于本国实践,从《农业保险法》的适用范围、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界定、建立多种类农业保险机构,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农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投保方式及其相关规定、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农业保险经营风险防范、农业保险的监管、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保障机制、特殊的理赔机制和便捷的诉讼机制等十一个方面来设计,从而构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保驾护航”。本文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等对农业保险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诸如性质、特征、历史发展;国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诸如美国、日本、墨西哥和菲律宾;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现实依据,诸如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等基础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以期为我国正在着手进行的农业保险立法尽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复合CES效用函数和两阶段静态完全信息博弈设计了二元产品创新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核心技术产品创新与非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的差异,解释了两种产品创新战略的特征,概括
挪用公款罪作为贪污贿赂犯罪的范畴,在理论和实务上是产生争议和疑难问题较多、定性难度较大的一种犯罪。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挪用公款罪一经
<正>金氰化钾一直是红色渗花釉的主要原料。但由于它属剧毒品(成人致死量为0.2g)。因此,剧毒一直是生产和使用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象山现代无机盐色料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而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当其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
<正> 根据灵樞癲狂篇關于癲疾的最早記載:“癲疾始生先不樂头重痛,視举目,赤甚作積,已而煩心……”又云:“癲疾始作而引口呼啼喘悸者……”簡單地敘述了發作先兆及其發作時情
华夏汉族姓名文化是华夏汉人积极的精神活动的表现,是华夏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姓名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名”文化是姓名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也是人类极其自然的现象。没有人类的生育,就不可能有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生育权是生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近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农户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客观上需要利用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农业保险来抵御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农业保险也是WTO规
放翁以余力填词,但传世的140多首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风格独特,在词史上本应有一席之地。陆游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词家,是苏轼、秦观到辛弃疾之间的重要过渡人物,陆游生活的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正在实施“解决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这是一项旨在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饮用水安全水平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