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骑兵研究是两汉军事史研究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骑兵建设战略、骑兵编制、骑兵战术、阵法等重要方面。文章利用新出土的简牍材料,运用二重证据法,结合表格统计等方法,从骑兵建设、骑兵编制、骑兵并战术和阵法等三个入手,发掘余议,希望将两汉骑兵的发展概况清晰的呈现出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宏观视角,探讨两汉骑兵建设战略和各项措施。自刘邦白登之围后,汉朝一直在努力建设骑兵,骑兵数量不断扩张,文帝中年更是赫然发愤,组织训练骑兵,贾谊等汉朝精英人物也在努力探寻骑兵建设战略,然收效不大。随后晁错完善贾谊战略,对骑兵建设全面规划,汉朝骑兵建设才纲举目张实力迅速提升。晁错在四个方面对汉朝骑兵进行了战略规划为汉朝骑兵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注重骑兵将领的训练与培养;二是完善以夷制夷策略,与游牧民族骑兵相为表里,各用长技。三是强调骑兵训练的重要性;四是提出马复令,使马匹供给源源不断。武帝时更加重视骑兵建设,汉朝骑兵建设军费开支庞大,骑兵建设战略影响延伸到马政,财政,祭祀以及对西域征伐等方面。东汉时期光武帝厉行节约,骑兵建设战略发生转变,省罢牧苑,倚重属国骑兵,骑兵发展向重骑兵方向倾斜,导致轻骑兵缺少,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重骑兵发展。第二部分,从微观视角,探讨两汉骑兵编制、战术和阵法。汉朝中央、边郡、内郡骑兵的编制是以“骑伍长——骑什长—骑士吏(队)——骑五百将——骑千人将(曲一级)——骑司马(或司马)”的部曲编制为基础与其他步兵、车兵相组合,但具体方面都各有所不同,灵活组织。中央骑兵系统中,主要探讨郎中系统和中尉系统中骑兵编制发展演变。边郡、内郡骑兵编制汉初与中尉系统相差不大,可以看成中尉系统的平行延伸。随着时间发展,边郡军事职能更加突出,边郡军事机构扩张,形成屯兵系统、候望系统、属国骑兵系统,其中都有大量骑兵,编制较复杂各部分都有所不同,每个系统中都配有大量骑兵以其独特的编制融入其中。内郡则往反方向发展,军事机构萎缩,有些地方骑司马都取消了,由司马管理骑兵,东汉时期光武正式取消内郡都尉,内郡骑兵也随之裁汰。第三部分,也是从微观视角,探讨两汉骑兵在部曲编制下灵活运用阵法、战术以及军队的训练。首先,从史籍中各种战争的记载,结合上孙家寨汉简中和传统兵书《尉缭子》等的相关记载,分析两汉骑兵对曲行阵、方阵、圆阵的运用和战阵训练。其次两汉骑兵侧面和正面冲击战术进行了探讨,特别是东汉时突骑的出现,正面和侧翼冲击战术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重骑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