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当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和行为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其中,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行为更是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瞩目,具有很强的研究必要性和实际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合资、合作、分支机构等各种形式涌入我国。跨国公司的涌入,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的贡献,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跨国公司,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在我国实施转移定价行为所带来的一些涉及到国际收支、资本流动、税收、关联效应等多层面的负面影响。本文对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的转移定价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规范其跨国转移定价行为,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提出了一些中长期建议。 近年来,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正加紧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跨国性公司。面临更加广阔和复杂的国际市场,我国跨国公司该如何合理运用跨国转移定价,来达到自身的战略目标,也是本文研究的目标之一。 本文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标和方法,以及研究价值和局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转移定价的内涵,并且研究了跨国公司实施转移定价的税务动机和非税务动机;第二章在市场内部化和交易成本这个理论背景下,分析了内部转移定价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转移定价代替市场价格必然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是由转移定价的成本和转移定价的限制因素所决定: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实施转移定价避税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剖析了跨国公司实施转移定价对我国产生的消极影响,并针对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行为的监管和约束提出一些中长期建议;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民族企业如何在跨国经营中,合理运用转移定价来实现其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