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金融服务可获性问题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服务如办理存款、贷款等可以帮助金融消费者更合理地安排消费支出,简化交易方式,节约时间。通过这些渠道,金融服务可以促进资本的积累,改善社会个体生活境况,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提高。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在金融服务可获性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在不少地方较为突出,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比较缺乏,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无法有效获得金融资源。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金融排斥问题尤为严重,平等的经济机会被剥夺。改善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可获性,对提高消费者福利、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金融服务需求方——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入手,以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为视角,以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保护为主线,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法学等理论,从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采用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我国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面临的障碍,在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中弱势群体保护体系基础上,探求改善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可获性的路径。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金融服务可获性和金融消费者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对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等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加强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保护理论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可获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加强金融市场规制对金融消费者效用的影响,探寻解决如何满足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不同金融需求的方法。第五部分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金融改革措施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可获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在获得金融服务方面遇到的障碍,与其权益长期被忽视有重要关联,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必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以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为研究视角,将加强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作为研究主线,探寻改善金融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可获性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