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视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存在着严重不对称现象,“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内各大商业银行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开拓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突破了传统融资模式的局限,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途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呈现了新的发展模式,由线下供应链金融向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文综合考虑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深入研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效应。首先,本文归纳总结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按照模式的演进过程分为传统的线下“1+N”模式、线上“1+N,模式和平台化“N+N”模式;其次,对供应链金融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3个假设;然后,利用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数据,参照Almeida(2004)提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建立了本文的基准模型并对其进行拓展。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我国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约束,具有很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且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还能对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起到正向作用;第三,金融发展对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在一定能程度上间接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最后,从银行、企业和政府三个角度出发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水平逐年提升。中国钢铁工业城市受钢铁行业的带动,工业发展起步较早,随着工业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国际化越来越成为我国企业追求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但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中国与欧美等国在制度方面存在显著地差异,而国别之间的这种制
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汇率的持续不断波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进而影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