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鸡是沙门氏菌最大的宿主,鸡群爆发死亡率高达80%。鸡沙门氏菌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所引起鸡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鸡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在我国养鸡业中普遍的存在,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其危害贯穿于整个养鸡周期,常常引起鸡群的大规模发病和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鸡沙门氏菌耐药性不断上升。本实验对德惠市不同鸡场的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从德惠市7个商品肉鸡场收集患病鸡只,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自5个不同商品肉鸡场的5株沙门氏菌强毒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联合药敏试验,从而测定德惠市商品肉鸡场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为德惠市当前流行的鸡沙门氏菌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患病鸡只的心血、肝脏、脾脏、肺脏和肠内容物分别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通过HE培养基、SS培养基进行选择鉴别培养,挑取典型菌落涂布穿刺三糖铁斜面培养基,并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最后进行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鉴定。从5个不同鸡场的选取5株血清学反应显著阳性菌株,分别接种1日龄的健康雏鸡,设置对照鸡只组。在适宜的条件下隔离饲养观察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剖检死亡鸡只检查病理变化。按WHO推荐的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分别采用8种抗生素和收集自德惠市临床应用的29种药物对5株沙门氏菌强毒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利用丁胺卡那、环丙沙星、氯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痢菌净和恩诺沙星八种药物对5株沙门氏菌强毒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通过痢菌净与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和强力霉素五种药物对5株沙门氏菌强毒株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从德惠市7个商品肉鸡场的27个患病鸡只的135份病鸡组织样品中,通过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鉴定出17株血凝反应阳性。1日龄雏鸡接种实验证明从5个不同商品肉鸡场分离到的5株血清学反应显著阳性的沙门氏菌菌株均为沙门氏菌强毒株。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5株沙门氏菌强毒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5株沙门氏菌强毒株中的4株均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只有S-2号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存在敏感,S-1号、S-2号、S-3号、S-5号4个菌株对多粘菌素表现中等强度的耐药。除了S-2号菌株对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外,S-3号、S-4号菌株对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曲松中等耐药,对头孢噻肟尚敏感。5个沙门氏菌强毒菌株中,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噻肟敏感率60%,提示在临床治疗德惠市鸡沙门氏菌时可以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噻肟。利用丁胺卡那、环丙沙星、氯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痢菌净和恩诺沙星八种药物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发现,除了对痢菌净、恩诺沙星较敏感外,对其余六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通过痢菌净与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和强力霉素五种药物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发现,痢菌净与其他五种当前临床所用药物不具有协同及累加作用,且大部分表现出无关或拮抗作用。结论:在德惠市的广大商品肉鸡场中,普遍存在鸡沙门氏菌感染。德惠市鸡群中存在的沙门氏菌菌株对大部分药物已不再敏感,具有广泛的耐药性,对临床应用的大部分抗菌药物表现极强的耐药,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相对有效。痢菌净与其他五种当前临床所用药物不具有协同及累加作用,且大部分表现出无关或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