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KD3~5期患者脑血管功能改变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寻找CKD并脑血管病变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今后中药干预CKD并脑血管疾病提供辨证治疗依据。 方法:选择CKD3~5期非透析患者103例及非肾病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CKD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K/DIGO指南。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影响脑血管功能改变的因素。将CKD3~5期患者中医证候按本虚标实进行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分为湿浊、湿热、痰湿、血瘀四证,以分析CKD3~5期患者脑血管功能改变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1)各组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CKD3、4、5期三组BUN、SCR、eGFR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SUA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CKD3、4、5期三组脑血管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5,P<0.01,P<0.01)。CKD3、4、5期三组脑血管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CKD患者脑血管事件风险高于对照组。 (3) NGALCKD3期、4期、5期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脑血管功能与NGAL比呈负相关(P<0.05); NGAL与HB、GFR比呈负相关(P<0.01);NGAL与BUN、SCR、P比呈正相关(P<0.01); NGAL与P*CA比呈正相关(P<0.05);NGAL与SUA、CA、UMALB无相关性(P>0.05)。提示:NGAL可以预示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及参与了脑血管病变的进展。 (4)脑血管功能评分与年龄比呈负相关(P<0.01);与BUN、P、UMALB比呈负相关(P<0.05);与HB、SCR、SUA、CA、P*CA、GFR比无相关性(P>0.05)。 (5)脾肾气虚证是CKD3-5期患者的主要证型,其次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在脑血管功能损伤分层上与本虚证似乎没有特殊性。标实证中,轻度脑血管功能损伤以湿浊证为主,其次湿热证、血瘀证;中重度脑血功能管损伤则以血瘀证为主。瘀血可能贯穿始终,随着瘀血的加重脑血管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 结论:1、脾肾气虚证是CKD3~5期患者的主要证型,其次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在脑血管功能损伤分层上与本虚证之间似乎没有特殊性。而在标证上,轻度脑血管功能损伤以湿浊为主,其次湿热证、血瘀证;中重度脑血管功能损伤主要为血瘀证;瘀血可能贯穿始终,随着瘀血的加重脑血管功能进一步加重。 2、尿微白蛋白程度及高磷血症直接影响脑血管功能,其危害性超过血尿酸及血钙。 3、CKD患者血NGAL与脑血管功能改变相关,可作为反映脑血管病变程度的一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