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桂芍用量变化对发汗、止痛作用影响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之间取长补短增强疗效,或者产生新的作用,或降低毒副作用,或照顾复杂的病情。桂枝与白芍配伍为仲景常用,其《伤寒杂病论》中桂枝与白芍配比出现频率多达27次。桂枝辛甘而温,辛温可和营解肌,甘温能助阳化气,阳充则精足,后天之本得滋,阴寒之气可散;白芍苦酸微寒,主入肝经,可养血敛阴而不滞邪,长于退热除烦,缓急止痛。二者一散一收,一动一静,一表一里,相制为用,发汗之中有敛汗之意,和营之中有调卫之功,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缓急止痛之功效[1]。“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剂量是药物作用的标识,剂量大小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弱。张仲景选药组方常选用桂枝与白芍,但因其剂量配比不同而主治病证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全面理解仲景不同方中所设桂枝与白芍配伍关系,对发汗或缓急止痛的作用的影响,应从用量配比角度加以研究和认识。故本文从两药不同配比角度出发,分别选用SD大鼠,观察大鼠发汗足趾汗腺分泌点计数、汗腺分泌量以及汗腺的空泡发生率等指标,研究二者不同配比对于大鼠发汗作用的影响。采用大承气汤致大鼠腹泻模型,观察桂芍不同配比对于大鼠肠道炭末推进的作用,同时检测桂枝与白芍不同配比中芍药苷的煎出量,并进行芍药苷的含量与其止痛作用的相关性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桂枝和白芍这一药对在诸多经方中的配伍作用内涵,指导临床正确用药。第一部分桂芍用量变化对发汗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研究桂枝、白芍不同配比对大鼠发汗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8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空白)组,B(桂枝)组,C(白芍)组,D(配比)组;其中D组包括D1(桂枝和白芍1:0.5)组、D2(桂枝和白芍)1:1组、D3(桂枝和白芍1:2)组。A组、B组、C组、D1组、D2组、D3组每组各30只。实验条件为室温(25±1)℃,给药温度(35℃±2℃)。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给予等量等温度的生理盐水。给药30分钟后观察各组大鼠后足趾肉垫汗腺分泌着色点数、分泌量。各组给药30分钟时,切取大鼠左侧足跖部肉垫皮肤及皮下组织,浸入4%的多聚甲醛溶液,石蜡包埋,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足趾汗腺的形态,记录汗腺细胞总数和空泡细胞数,计算汗腺的空泡发生率。结果:(1)对大鼠汗腺着色点数、分泌量及空泡率的影响:在给药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情况下,与A组比较,B组、D组不论定性观察大鼠足后趾汗腺着色点数,定量测定大鼠足后趾汗腺分泌量,还是计算汗腺空泡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B组发汗作用明显优于D组(P<0.05),D1组发汗作用好于D2及D3组(P<0.05),D2组优于D3组(P<0.05)。A组与C组在定性观察大鼠足后趾汗腺着色点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的汗腺分泌量及汗腺空泡率较A组减少(P<0.05)。(2)对大鼠足趾汗腺形态的观察:与A组比较,B组、D组光镜下大鼠足趾汗腺上皮内细胞空泡数目增多,大鼠足趾汗腺导管口径扩大;C组大鼠足趾腺体成管状分布,汗管收缩,空泡样改变少见。B组与D各组相比,大鼠足趾汗腺上皮内细胞空泡数目增多,大鼠足趾汗腺导管口径扩大。D1组与D2、D3组相比,大鼠足趾汗腺上皮内细胞空泡数目增多,大鼠足趾汗腺导管口径扩大。D2组与D3组比较,大鼠足趾汗腺上皮内细胞空泡数目增多,大鼠足趾汗腺导管口径扩大。结论:(1)桂枝组发汗作用显著,桂枝组大鼠无论是大鼠足趾发汗着色点数、大鼠足趾发汗量、汗腺空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2)与单味白芍组相比较,含有桂枝各组发汗作用较优;(3)桂芍配伍各组相比,桂枝与白芍1:0.5组发汗作用较好;(4)与空白组比较,白芍组有敛汗作用;(5)桂芍不同配比对于发汗作用的影响与桂枝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与白芍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实验结果证明桂枝及桂芍各配伍组均有一定的发汗作用;桂枝组发汗作用最显著。第二部分桂芍用量变化对止痛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桂枝、白芍不同配比对大鼠肠道炭末推进作用的影响,以及桂芍不同配伍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1)将6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空白)组,B(桂枝)组,C(白芍)组,D(配比)组;其中D组包括D1(桂枝和白芍1:0.5)组、D2(桂枝和白芍)1:1组、D3(桂枝和白芍1:2)组。A组、B组、C组、D1组、D2组、D3组每组各10只。实验条件为室温(25±1)℃,给药温度(35℃±2℃)。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给予等量等温度的生理盐水。各组试养一周后,各组分别给予大承气汤药液(以2g/Kg计算),于10分钟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温度生理盐水,于20分钟后灌胃炭末1ml,再20分钟观察各组大鼠肠道的炭末推进距离。(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桂枝、白芍不同配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1)在给药温度、室温相同的条件下,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减缓小肠炭末推进的作用(P<0.05);与B组相比,D1组作用显著(P<0.05),其他组有减缓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D1组作用显著(P<0.05);D组组间相比,D1组对小肠炭末推进的减缓作用较优(P<0.05)。(2)芍药苷含量:白芍组芍药苷含量为0.97mg/g;桂枝与白芍1:0.5组芍药苷煎出量为1.22mg/g;桂枝与白芍1:1组芍药苷煎出量为1.25mg/g;桂枝与白芍1:2组芍药苷煎出量为1.07mg/g。结论:(1)各给药组均有一定的减缓大鼠肠道炭末推进的作用;(2)桂枝和白芍1:0.5组在减缓大鼠肠道炭末推进的作用效果最佳。(3)桂芍不同配比组芍药苷含量均明显高于单味白芍组。(4)桂枝有促进芍药苷煎出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深层目的。教育不仅应使学生继承前人已有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  根据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DC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结构应当由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几个要素组成。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以往的教育理念总是想达到消除差异的教学效果,想让每个学生都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或者想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优良的教学成绩。这是理想主义的教学思想,在现实中一定会碰钉子的。新课改以来,大家逐渐认识到,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甚至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做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就在这种教学理念背景下应运而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毫火针联合凉血解毒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毫火针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
目的:  通过现代动物实验研究方法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ERK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该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并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和预防乳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各种电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确实辅助了我们的教学,代替了原始的一支粉笔进课堂的状况,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但是随着人们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好多效果利用原来的手段已经无法解决,课堂也因此又显得变得呆板。我们的新校建成后,教室里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技术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为信息技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不断地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趣味  
【摘要】山区学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师资的薄弱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显然不适应。与城市学校相比,无论学生的基础、家庭条件,还是学校的设施和环境等等,都有明显的差距。在提高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教学要求下,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摆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难题。  【关键词】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