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loverm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更是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占很大的比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对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本文对目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解决方法计算技巧
  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的现状
  1.缺乏对题目的审视及计算耐心、细心:
  在数学学习中,尤其是小学教学,计算比例较大。不管在日常学习、生活和考试中,只要碰到计算类的题目,小学生们都会认为计算是死题目,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信手拈来,这就导致学生对题目产生轻视的心理,更有甚者直接忽视了对计算结果的检验,以至最终结果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不能做到认真仔细,抄错数、抄错运算符号、抄对了却把加法当成减法、减法当成加法等,在计算过程中,稍复杂点的计算就会显得有些不耐烦,需要反复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结果,这就较易导致学生产生对计算的排斥心理,计算还未开始就已产生畏惧,这必然就会导致计算的错误,学生更不会耐心的去检验其结果的正确性,往往会直接进入下题,这大大降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率。
  2.缺乏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经常提醒同学们在草稿纸上计算时书写要规范,让其计算过程看起来明了清晰,一目了然,但有多少同学真正做到了这点。往往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时不注意书写,只要发现有空白处就利用,等到一张草稿纸利用完再一眼望去尽是密麻麻一片,把答案抄错或数字抄错,更有甚者直接在书本或试卷上计算,这不仅影响了美观,而且很难区分对应题目计算过程及结果的所在。其次,在计算过程中不够细心,在作业或考试结果出来后,老师点评时,问为什么错了,同学们都说由于自己粗心大意所致,但同学们根本没有认识到原因所在,易粗心大意是同学由于平时计算比较随便,如计算前不看清题目,草稿纸上书写杂乱,计算后不认真检查等原因,从而导致计算中频频出错。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混淆:
  无论学习哪门学科,基础知识是关键。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当学生面对一个题目时,首先应考虑到这是什么类型的题,需要用到哪些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等等,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才能提高自身计算能力。如在做简便计算时,突然之间不知从何下手;在计算过程中,有更简洁方法,但是又没得到运用;运用方法正确,但结果出错的,追究其错误原因,却发现该变运算符号没变等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牢固、概念混淆。
  4.过分依赖计算工具:
  人们都有一定的惰性,尤其是小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惰性,随着各种计算工具的出现,小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计算器,更是增强了其惰性,计算器的快捷及准确度使其产生过分的依赖,导致学生养成了一遇到计算就使用计算器的不良习惯。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自己笔算出的结果总感到怀疑。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应用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计算的准确性,二是计算方法与技巧,三是计算的速度。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觉得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1.养成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
  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学习中,首先应端正学习态度,做到审题认真、计算细心,在课堂中应认真听取老师的教法,做到老师所讲的点点滴滴,课后需多做练习,认真思考,细心推敲,独立完成作业,不轻易询问他人,更不能抄袭别人作业。做完后多检查。老师讲评后对于错误的需反思其原因所在,保证以后遇到相同问题不出错误。作为教师,应督促学生的学习、书写,严格要求,对于那些审题不清、草稿纸书写随便、计算后不检查等问题的学生,应严格对待,督促改变,使其逐渐养成做题细心、书写工整、算后检查及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概念的熟记及其练习:
  基础知识是根本,根不扎实则易动摇,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前提。课本上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如各种基本的运算法则、定律、概念等,学生们应很好的吸收理解,将其灵活运用到计算中,且要加强练习,多做题,俗话说“熟能生巧”,这样才能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相互间融会贯通。总之,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需加强练习,让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熟记运算法则、定律、概念等。针对以上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结果,我们就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了习惯培养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奖罚措施,激励学生认真对待计算题。实施一段时间后,有一定的效果,不少学生做计算题时,态度认真了许多,抄错数和符号的现象有所减少,但是这个效果对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3.加强口算能力及计算技巧的培养:
  我们开始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发现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学生的口算能力差。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口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口算能力,才能提高计算能力。在每天教学开始前,花几分钟时间出一些口算题考一下学生们的口算能力。例如:25×4=;1000÷8=;125×8=;5 9-5 11=;2.5 2.5 2.5 2.5=……等等,为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可以按座位顺序依次出题回答,对于反应快的给予表扬。这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口算能力,同时教学效果也很好。在计算过程中,合理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一些运算技巧,会让计算变得更加简洁、准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例如:十几乘十几(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13×11=?,简便解法,1×1=1,3 1=4,3×1=3,结果为13×11=143;2.5×32×1.25=?利用交换率、结合律将其转换为(2.5×4)×(1.25×8)=10×10=100,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结果。还有很多这样的运算法则及技巧,若能很好的运用,这将对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避免对计算工具的依赖:
  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均不能让学生使用计算工具完成作业,老师、家长应起到辅导督促作用,学生们应多用口算及笔算,加强练习,使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总而言之,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需拟定长期的培养计划,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力求小学生计算能力都得到提高。
  5.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觉地用草稿本,进行竖式计算,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要给学生知道检验的方法,一般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来检验,还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检验方法,如方程的检验则可用代入法。除此之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
  总而言之。“计算计算它是用计来算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毫火针联合凉血解毒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毫火针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
目的:  通过现代动物实验研究方法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ERK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该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并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和预防乳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各种电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确实辅助了我们的教学,代替了原始的一支粉笔进课堂的状况,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但是随着人们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好多效果利用原来的手段已经无法解决,课堂也因此又显得变得呆板。我们的新校建成后,教室里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技术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为信息技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不断地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趣味  
【摘要】山区学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师资的薄弱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显然不适应。与城市学校相比,无论学生的基础、家庭条件,还是学校的设施和环境等等,都有明显的差距。在提高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教学要求下,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摆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难题。  【关键词】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一、山
中药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之间取长补短增强疗效,或者产生新的作用,或降低毒副作用,或照顾复杂的病情。桂枝与白芍配伍为仲景常用,其《伤寒杂病论》中桂枝与白
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教师的教学地位,手段在不断更新、转变。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研究性的教师,创新性的教师。教育不能单纯地成为文化知识传承的手段,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以发展人的个性为本。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的。学习了新棵标后,我简要谈谈个人心得。  一.确立创新性课堂教学理念  教学用什么理念对待学生,结果不一样的。合适的教学环境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