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燃油泄漏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环境问题中,乙醇燃油的使用带来了新的问题,乙醇的存在将严重抑制有毒芳香烃BTEX的生物去除。在考虑利用监测自然衰减修复方案的同时,可优先选择反硝化增强生物修复策略。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大型含水砂槽模拟浅层含水层,作为微元体实验与野外现场研究之间的过渡,针对乙醇混合汽油污染地下水,开展乙醇燃油污染地下水的反硝化增强修复实验,与2007年进行的乙醇燃油污染地下水的自然衰减实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反硝化增强修复乙醇燃油污染物的效果。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通过与2007年实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此次实验添加硝酸盐的情况下,乙醇的浓度衰减明显加快,反硝化增强生物修复对乙醇的去除起了很大的作用。2007年实验中,在C2-45和C3—45还均检测出乙醇的浓度峰值为2.2%和1.3%,但在此次实验中,乙醇在末到达C2-45时已被完全去除。
⑵对比此次实验与2007年实验,可以看出,在此次实验中,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的生物降解损耗率与生物降解一级速率常数都大于2007年的,可见此次实验硝酸盐的加入强化了乙醇、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的衰减,但同时抑制了苯与邻-二甲苯的降解,苯与邻-二甲苯在区间iniect-C2、C1-C2的生物降解损耗率与生物降解一级速率常数均小于07年的。
⑶对比此次实验前期、中期和后期各列硝酸根浓度,可以看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硝酸盐的利用是明显的。在实验前期,即投注实验之前,B列、C列和D列的硝酸根平均浓度分别为31.69 mg/L、37.72 mg/L和24.81 mg/L,到有机污染物基本去除的情况下,B列、C列和D列的硝酸根半均浓度分别降为4.32 mg/L、8.1mg/L和3.88 mg/L,可见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硝酸盐被作为电子受体消耗掉。通过计算求得从投注实验.开始到投注污染物基本去除,分析区域内的硝酸盐消耗总量约为4.7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