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天文,一九五六年出生于文学世家,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十六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并由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至今,她已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和编剧。在四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缘于对于台湾社会转型、时代变迁的敏感,朱天文的作品与台湾的社会文化和文学思潮的演变有着密切的感应,极具时代性的“眷村”和台北都市成为她创作版图上两个轮廓鲜明的审美空间。朱天文用文字记录了台湾一个时代的变迁,并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蜚声华语文坛。朱天文的作品涉及的题材和内容十分丰富,从眷村文学到“台北书写”,朱天文的创作技巧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在这些作品中,眷村和台北都市成为朱天文直接或间接书写的对象。本文的研究着重以朱天文的眷村小说和台北书写为主要的文本分析对象,并将她这一时期的作品放置于都市文化的视野之下,探究都市多元文化语境下,朱天文小说所展现的独特都市景观和文学视野。本文引言部分详细介绍了朱天文的创作概况,通过追寻其创作足迹,将其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着重阐述都市文化的两大基本形式即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进而在都市文化的视阈下,分析中国现当代都市文学的阶段性特征,并概括台湾都市文学的发展现状。第二章着眼于朱天文的眷村文学展现出的文化记忆和台北书写塑造的台北都市空间,眷村是朱天文书写不完的个人生活经验,台北既是异化的都市空间也是当代人无法摆脱的生存场域,二者的交叉叙述是个体生命记忆与城市命运的交融。第三章重点梳理朱天文对都市中人与物的发现,借此捕捉当下都市人与都市时空环境的关系,揭示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焦虑。第四章试图通过解析朱天文台北书写所呈现的都市元素,探究都市空间对朱天文小说创作的影响,思索都市如何改变人们的生存经验、生活方式乃至审美取向,论述都市元素对朱天文审美取向的影响,进而把握朱天文的创作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