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地关系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正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居民点人地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从人的角度即农户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章更少。为探讨山岳型风景区门户社区生计方式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本文以“旅游发展-农户生计变化-农户人居环境发展变化模式”的研究思路,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以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汤口镇为案例地,通过居民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农户类型进行分类,并通过构建生计资本和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不同农户类型生计资本情况以及人居环境满意度情况,比较不同农户在人居环境的表现差异,最后依据灰色关联模型,探究生计方式对人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汤口镇生计-人居环境发展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79-1997年旅游初步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旅游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进,生计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居住质量、条件逐步提升,社会结构由同质化向异质化发展,血缘关系的社会网络被打破,居住舒适度逐渐上升,人居环境发展水平提高。(2)随着传统农业为主的生计方式逐步被旅游为主的生计方式所替代,居民采取的生计策略的出现差异,同时居民生计资本拥有量亦随之出现不同。总体上旅游主导型与旅游兼业型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高于传统务工型、农工兼具型以及综合型,传统务工型和农工兼具型人力资本拥有量较高,综合型农户生计资本拥有量总体处于居中水平。(3)通过分析农户居住条件、公共基础与服务设施、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卫生,发现旅游相关型农户人居环境质量明显高于非旅游型农户类型。农户人居环境满意度整体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农户类型对人居环境满意度反映不一,旅游相关型农户对人居环境的满意度高于非旅游型农户类型。(4)依据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发现生计资本与人居环境的关联度系数在0.5以上,说明生计资本对人居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人居环境发展变化为切入点,从多个方面分析农户类型人居环境差异,尝试用这样一种新的思路去丰富旅游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门户社区人居环境的研究是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补充与完善。本文所选案例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汤口镇属于黄山风景区的门户社区,对此研究对我国山岳型旅游门户社区未来开发、规划、文化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