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H县为例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初任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农村基础教育的主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关涉到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小学任教,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之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他们在入职初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职业适应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加以解决,将会制约初任教师今后的持续专业发展,也会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切实了解农村小学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状况,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新乡市H县农村小学入职0-3年的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初任教师主要存在职业认同度不高、教学工作能力不足、班级管理能力不强、人际关系融洽度较弱以及工作环境接受性偏低等职业适应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剖析造成农村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困境的原因:从初任教师自身来看:职前期望值高,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有落差;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技能与经验不足;缺乏沟通技巧,人际交往意识薄弱;心理准备不充分,角色转换迟缓等等,是造成适应不良的微观上的影响因素。从在职学校来看,缺乏人文关怀、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环境差、帮扶发展少以及家长不够配合等等,是造成适应不良的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再从社会方面来看,有教师地位及薪酬待遇低、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过程管理等等,是宏观层面的制约因素。为有效增进农村小学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笔者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一是初任教师自身应涵养乡村情怀,提升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加强实践智慧,提升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强化交往意识,提升人际适应;调整自我心态,提升环境适应。二是在职学校应加强人文关怀、创设良好环境、拓展互动平台、建立帮扶载体、加强家校合作。三是社会应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落实教师发展政策、提高培训实效。总之,只有教师自身、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小学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忧患意识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课程。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设定忧患意识的培养目标并探索其具体实现路径,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信念,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文通过明确忧患意识培养的背景,阐述了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设定忧患意识培养目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阐明了绘画中写生与创作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从古到今,不论画种,写生都是一系列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写生不仅成为画家们锤炼艺术的重要途径,也使越来越多画家通过写生打开了创作的新思路。写生和创作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传统写生观的发展脉络和近现代山水画家写生到创作过程的论述,并结合临摹把握其写生到创作的方法和精神,从中汲取山水画家的艺术思想和笔墨经验。进而结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要注意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讨论交流活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契合新课程教育理念,适应历史课程的特征。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实现知识从单向传递转为多向互动。(1)围绕着新课改,教育界近年来积极探索出多种教育教学模式
情景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语言技巧、表演等多种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具体化的教学情境,教师根据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将情景式教学应用在教学中,使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教师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新的知识,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学生自己主动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将原本抽象化的音乐变得具体化,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感,有效的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笔者以心
J油田集输站库的平均负荷率逐年降低,剩余能力较大,整体负荷率下降到22.7%。北干线停电影响范围大,故障停电次数多。设备设施老化,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装置型号不统一、易损件不通用、元件故障率高、维护维修困难,电容器、电抗器电气设备性能下降。线路功率因数低,部分10kV线路功率因数仍未达到0.85的指标要求。至此,我们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线路,加装高压补偿装置,及时维修处理故障。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十分注重师生互动的效果,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互动教学的应用进行探究,从而调查和分析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模式运用的教学现状。本文在输入假说、互动假说和输出假说的理论基础上,对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在互动
教材是承载知识、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至今,教材一直在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的地位不言而喻,教材的使用也一直是教育和教学实践关注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教材的意义被重新阐释。从教材的使用主体来看,教材从“教师教学的材料”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强调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材的作用来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将科学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一,是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三个素养的基础。本文围绕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主题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调查与研究,基于对部分高中的调查与访谈结果,发现高中生科学精神培养现状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继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就科学精神的提出、内涵
目的:评价最大程度保留前列腺周围结构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医院泌尿外科于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利用腹腔镜设备完成的12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相关病历资料。筛选其中符合纳入标准同时不符合排除标准的61例患者入组,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行标准术式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实验组的31例患者行最大程度保留前列腺周围结构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不仅是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理答行为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自我认同感的建立。而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流畅度以及思维复杂性的发展程度上相较于小班、中班有着极大的飞跃,这就更要求大班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严密监控自我理答行为,进行高效理答。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提高大班幼儿教师的理答水平,是促进大班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