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在法语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学习中的干扰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作者发现贵州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法语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使用。但是这种情况却没有发生在其他法语时态的学习中。比如,法语的愈过去时,它的用法正好与英语的过去完成时一致,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任何困难。法语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用法与英语的一些时态用法有关系,但是又没有一个完全对等的时态。因此,作者猜测英语的负迁移是法语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使用错误的主要原因。于是展开实证研究。高达70%的时态使用错误或多或少与英语时态使用有关,证实英语的干扰确实是法语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时态使用错误的主要原因。按照乔姆斯基人类语言能力先天论的观点,语言结构先天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所以,小孩学习说话只需要学习词汇和设定其母语的参数。大脑有计算的特性,这就是生成语法的由来。不同的语言只是因为在大脑里面有不同的设定参数,这些参数的设定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语言,也允许选定不同的规则。现代语言习得的目标是要找出语言的通用的规则,将它植入初始状态,其他就可以很容易学会。这种方式叫做原则和参数设定。语言习得的原则是初始状态的设定,参数可以在限定范围内变动,但是经由已有的经验产生。英语专业学生的法语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初始状态和参数设定被英语代替。为改变此设定,本研究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结果显示可理解输入,对比分析,和强化训练几种教学方法的联合使用确实可以很大地改善法语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使用的习得。本研究也揭示通常所用的语法教授方式并不总是最好的方式,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教师应该担负起反思和创新的责任。基于这一点,本文作者尽力在教与学上做一些改变,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采用球磨法对蛭石进行快速有机插层;再运用熔融挤出法制备出蛭石-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TEM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证
随着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均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v和Hasan (1976)的衔接理论为理
法是当今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法”的词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汉英法学翻译中,“
同词反义是一种特殊的多义词或反义词的词汇现象。同词反义是指同一个词形在其意义系统中能表示两个相反的义项。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研究者从历史语言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和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一直都被认为是沉默、被动的语言学习者。中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过于依赖教师,因
话剧翻译是文学翻译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它的特殊性,人们很少从文化视角并同时结合舞台演出对话剧进行研究。文化是话剧翻译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源语文化
本文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蒙古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全文由引言、正文(共四章)、结论、参考文献、后记等几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