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 ——以周口市恒大中学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高中生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的关注点往往在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上,却没有看到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生英语学习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基于英语课堂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本文将高中生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很多因素都会对中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选择非智力因素作为研究内容,是由于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优秀品质的培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处于发展阶段,相比其他需要学习的科目,非智力因素在其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调查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上的现状,并对性别及年级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期对高中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手段,以周口市恒大中学的3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该调查问卷是在齐春法(2007)的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以沈德立主编的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为框架。该问卷有五个维度:成就动机、认知兴趣、学习焦虑、学习意志力、好胜心。本研究关注的三个问题为:(1)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总体情况如何?(2)高中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是否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性,如果有,差异性如何?(3)非智力因素主要在哪些方面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表现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认知兴趣的水平最高,其次是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好胜心,学习意志的水平最低;(2)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在性别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女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成就动机、学习焦虑、好胜心方面高于男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有下降的趋势,高二学生在学习焦虑上明显低于高一学生,其他非智力因素趋向于稳定。(3)动机因素排在五种非智力因素的首位,是对高中生英语学习最关键和最起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因素是表现最明显的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非智力因素中影响较强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非智力因素中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品格,情感等因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与学生的智力因素也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等,来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其潜能,进入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背景:下胫腓联合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较大,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下胫腓联合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但单独对下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横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建立一个包括下胫腓联合韧带、胫腓骨远端及距骨的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的仿真模型,研究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信息,结合Mimics、Geomagic Studio软件,建立包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不断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得到不断提高,但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在课堂中沉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即使是在以动手实践为中心的科创课中,课堂沉默现象也时有发现。以往对课堂沉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语数英等考试科目,而对科创课等非考试科目的研究是极少的。虽然科创课还未被纳入中考范围内,但是科创课对于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学要重能力甚于重知识”,即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对比新旧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后发现,新课标中所描述的地理学科特性由原来的“区域性”改为“地域性”,并对地域性做出解释:学习地理是为了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关注地理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最终揭示地理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的规律,突出地理空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新课程标准中地理空间思维的相关内容比例增加,指明地理
在深度学习中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一线教学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自2013年起便开展了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实现从小学到中学全覆盖,并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研究成果。2019年3月高中阶段的深度学习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对深度学习在思想政治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思想政治学科领域,深度学习的提出源自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出现的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呈现出较多新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新版历史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并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在各素养上的达成水平。学业质量标准提出后,成为了教学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
目前,国家对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学校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要途径,开设相应的技术与工程课程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只在小学和高中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初中阶段作为连接小学与高中的桥梁,缺乏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笔者在郑州H中学实习时,了解到学校有开发技术与工程领域校本课程的需求,因此开设此类课程,并将在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对其表现进行测
合作学习是在我国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国外兴起,国外众多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国内学者受到国外学者研究的影响之下也对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研究。为了更好的培育一批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我国开启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出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要求,它强调教师要在高中思想政
当前,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提出要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启发性和活动性,倡导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积极探究、主动思考问题,最终指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问题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它贯彻了有关课程改革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示精神,顺应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改革需要,获得了
思维品质素养作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应具备的学科素养。《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维品质呈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包括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体现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对高中生的思维品质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有必要了解目前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素养的现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