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胃癌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目的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胃癌发生发展中出现的差异表达蛋白,旨在寻找胃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标记物。方法采集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癌患者及正常体检人群的血清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所有人群均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总例数为54例,其中胃癌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5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9例。所有血清样本去除高丰度血清蛋白质后,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志(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技术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2D-LC-MS/MS)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分别用iTRAQ试剂116、117、118和119标记胃癌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正常对照组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经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和反相色谱分析后,采用Protein Pilot4.2软件处理肽段质谱分析结果,定性和定量的鉴定出各种蛋白。以Ratio>1.6, P-Value<0.05表示蛋白上调,Ratio<0.625, P-Value<0.05表示蛋白下调为标准,筛选胃癌发生发展中出现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对血清差异蛋白进行分析。结果iTRAQ标记联合2D LC-MS/MS分析一共鉴定出10540条独特肽段,对应199个非冗余蛋白。在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中,共筛选出17个差异蛋白,其中12个蛋白在胃癌组中表达上调,5个蛋白在胃癌组中表达下调。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中,筛选出2个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共筛选出8个差异蛋白,其中7个差异蛋白表达上调,1个差异蛋白表达下调。胃癌组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中均上调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有1个;胃癌组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中均上调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有1个,下调的有1个;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中均上调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有1个,但未发现三组患者共同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对上调及下调的差异蛋白根据生物学功能分类,主要包括免疫相关、脂质转运及代谢、运输及贮存、细胞粘附及运动、能量代谢及凝血相关等6类蛋白。结论1.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库。2.血清差异蛋白APOB、APOA1、SERPINC1、SERPINA1、C4B、C6、LBP、 ITIH1、ITIH2、ITIH3及ITIH4等可能是胃癌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这些蛋白可能会提高胃癌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3.胃癌发生发展相关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胃黏膜病变程度没有呈线性相关,而是呈现波动性或跳跃式表达。第二部分胃癌血清差异蛋白的表达验证目的对代表性胃癌血清差异蛋白进行表达验证,以证实iTRAQ标记联合2D LC-MS/MS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探讨该蛋白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采集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血清样品各15例,对质谱结果中筛选的部分血清差异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表达验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组ITIH4蛋白表达量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517±0.247vs1±0,P<0.05)。结论验证结果显示ITIH4蛋白在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趋势与质谱鉴定结果一致,ITIH4可能是诊断胃癌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